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七章 捡漏文庙

上次帮江涛卖玉香炉,因为价低毛都没落一根。

还是跟着李重楼混有油水。

正说着,服务员端茶上桌,黄永寿连忙一手捂住鸡心佩。

等人走后,李重楼才缓缓开口:按你的眼力开吧,提成按规矩来。

他不能开价,开了就是知假卖假坏了规矩。

但黄永寿就没问题,他看不出究竟,当然不能算故意卖假。

真要有高人看出来,也无非就是个交易不成而已。

明白。黄永寿精似鬼,眼珠一转便不再多问。

小心翼翼把鸡心佩收好。

替二人把酒倒满,恭恭敬敬招待着。

酒行一半,李重楼才把此行的目的抖露出来:除了东山,还知道哪有漏么?

没了

黄永寿脸色一苦:这年头,信息这么发达,谁家有点老东西都跟宝一样攥着。

想捡漏实在太难了,要不是李老板您照顾,再过阵子我怕是连锅都揭不开喽。

李重楼点头不语。

这话没错。

古玩捡漏,除了自身眼力,靠的就是信息不对称,我知你不知。

信息越发达,难度也就越大。

但绝不代表着没有机会,毕竟有些人就算珍宝摆在他面前,也视而不见,甚至当成垃圾。

几十年后都屡见不鲜,何况现在。

既然问不到新地方,饭后李重楼便决定跟许烈在古玩市场好好逛逛。

大钱要赚,小钱也不能放过。

至于黄永寿,李重楼打发他去替自己办件事,找个人。

重楼,这满地花花绿绿的,就没一个好东西?许烈越逛越觉得眼花:我打算给千千买个礼物,你帮我掌掌眼。

地摊上什么都有,从新石器时代的玉、陶到后世的字画刀剑炉,样样俱全,个个显老。

他是一个都看不懂,李重楼则是背负双手,走马观花。

这些连赝品都算不上,充其量就是工业垃圾。

李重楼手一指远处的文玩区域:你要想买点小玩意,得去那边买现代的木、玉、玛瑙制品,虽然品相普遍不行,好歹也是天然的。

先别急,逛逛再说。

说完,带他朝旁边的一家名为浩气斋的古玩店走去。

那家店,装修很新,风格也挺现代,店门大开。

店内的博古架上摆满了形形色色的古玩,无论是做工还是韵味都不是地摊货能比的。

老板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正在招呼客人。

看上去文质彬彬,笑容和善。

店里已经有不少顾客在游览,看的多买的几乎没有。

李重楼随便瞟了几眼,目光落在一支珍珠铺底,鸳鸯花形的金黑相间发簪上。

簪子上面还带着泥土,竟未全干,透着湿气。

眼神微凝,伸手拿起簪子问道:老板,这簪子什么价?

两万!

老板见有人叫,笑盈盈走过来:这是支清朝的鎏金簪子,市面上可不多

一千。不等他话说完,李重楼面无表情,淡淡说道。

这一刀砍的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老板脸庞都见抽搐。

古玩行的规矩,漫天要价便可坐地还钱。

行家不管你开多少,只说自己认为值的价。

这东西,它就不是个清朝的簪子!

报价两万便可见老板不识货,大小算个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