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荀彧,依你看呢?曹操想了想问道。
丞相,依在下之间,我们应尽快做好撤离的准备。
或者说,我们对着庐江郡进行一次最后的总攻。
如果成,我们进入庐江,将来整个扬州都会在我们的手中。
如果不成,那我们便第一时间撤退。
算算时间,如果楚萧从寿春发兵,应该也快到了。
所以在下觉得,无论如何,都要派遣一支队伍,保证我们撤退道路的安全。
荀彧的一番话,让曹操连连点头。
不得不说,荀彧的办法很周全,曹操完全同意。
现在他也在担心,万一楚萧回援,那他们可就完了。
尤其是,楚萧攻下寿春这件事,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倒不是说他猜不到楚萧会攻下寿春,而是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快。
如此一来,他这边就更应该加快进度了。
好,既然如此,明日发动总共。
不管成与否,我们都撤退。
曹操最终决定。
就是这样,一夜的时间慢慢过去了。
第二天上午时分,震天的战鼓声响起。
曹军,发动了他们的总攻。
皖城城中,张绣也已经集结了庐江所有的将士上城御敌。
一场大战,彻底展开。
就在曹军后面远处的一个山坳中,、几匹马正被拴在树上。
一座山顶上,是楚萧手拿自制的望远镜看着远处庐江的大战。
在他身边,是几名护卫在跟着。
公子,曹操对庐江发起总攻了。手下有些担忧的说道。
我看到了,这一战,我想双方都不会好受。
看来,我们的休息要提前结束了,我估计庐江支撑不了多久了。
楚萧也看出来,这次曹操是真的下了决心。
曹军各个死战,很显然是曹操下了死命令。
城中虽然有楚萧的那些发明,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但是无奈,城中士兵数量并不是很多,很难抵挡曹军的进攻。
命令下去,先派出两千人继续赶往庐江之外。
记住,到了之后不要与曹军交战,只要让曹军知道。
他们的身后有人就行。楚萧当即命令道。
手下应下,而后赶忙骑马回去布置。
楚萧也看出来,庐江再这么打下去,迟早要失守。
庐江是自己的大本营,一旦庐江失守。
自己囤积在庐江的那些粮草兵马,还有矿石以及其他发明。
都会被曹操得了去。
到那时,曹操的实力会变得更加强大,再想对付,就难了。
所以,他这边必须要有点动作了。
几千人虽然不能对大局造成什么影响。
但是让曹操知道他们的身后有楚萧大军赶来。
这样一来,曹操势必会分心,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庐江郡的压力。
而楚萧的十几万大军紧随其后。
等到所有兵马到齐之后,如果他曹操还赖在这里不走。
那可就怪不得楚萧了。
十几万大军,够他曹操喝一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