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事随着小厮下去,洗去一路风尘,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又吃了几块刚出锅的点心,就急着让小厮去问问能不能现在过去。孟氏听到禀报,笑着摇头,金管事对生意的敏锐她是知道的,不然当初家里那么多管事,父母也不会派了他过来。“让他过来吧。”小厮去传信,金管事很快过来,行过礼后,迫不及待的看向宋宛月,“孙小姐,您能否把自助烤肉的事详细给我说说?”宋宛月示意他坐下,把自助烤肉的形式流程详细地告诉他。金管事听的认真、仔细。宋宛月话刚落,他便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咱们准备吃食的种类越多越好,还有就是收费,一人多少银子合适?”宋宛月赞许的点头,不愧是孟家出来的管事,一下就想到了重点。“这个就需要您来决定了。”“我?”金管事微愣。宋宛月点头,“我已经给外祖母说好了,酒楼归她管,也就是归您管,我只负责出点子,别的您和外祖母拿主意。”金管事看向孟氏。孟氏点头。金管事瞬间觉得责任重大,孙小姐把这么大的权力交给他,如果他经营不好酒楼,对不住孙小姐的信任。当即起身,“那我先去街上走走,了解一下这里的物价。”三十多年他一直生活在京城,那里的物价自然比这小小的县城要高不少,他不能根据京城的物价定价。“也不用这么急,你刚来,还是先歇息歇息再说。”“小的不累,精神的很,还请夫人派给我一个小厮,带我出去转转。”见他执意,孟氏让吴嬷嬷去喊一个小厮跟着他去。金管事给两人行礼后退出去。孟氏摇头笑,“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还这么风风火火。”“可不是。”吴嬷嬷笑着撩开帘子进来,“他一直就这样,本以为上了年纪会好一些,没想到脾性依旧没改,一听到挣钱的生意把什么都忘到脑后去了。”她和金管事都是自小入孟家,又随着孟氏来到京城,也算是老熟知了。“说什么呢,这么热闹?”门帘再次被掀开,许氏笑着走进来,知道宋宛月要买人,她带着人去了布店买了两匹棉布回来,给他们做衣裳。吴嬷嬷笑着回道,“说金管事呢。”“他来了吗?“来了,听了孙小姐对酒楼的规划后,马不停歇的去街上转了。”“这像是金管事的行事作风。”许氏笑着坐下,看向宋宛月,“月儿,有没有需要娘做的?”“您只需要好好陪着外祖母就行,吴嬷嬷借给我用用。”“我?”吴嬷嬷欣喜,“我能帮上孙小姐的忙?”“能,而且还是大忙。”吴嬷嬷高兴坏了,“您说。”“我们得腌一些咸鸭蛋,到时放在酒楼里让顾客吃。”吴嬷嬷的高兴退下去,她一直伺候在夫人身边,没做过这些,帮不上孙小姐的忙。看她神情,便猜到了她想什么,宋宛月笑道,“我教给您,您只需按照做就行。”“行、行、行。”一听宋宛月教她,吴嬷嬷慌不迭的点头。孟氏跃跃欲试,“月儿,外祖母也可以学的。”“夫人……”吴嬷嬷不满的说,“您怎么可以和奴婢抢活干。”一屋子的人大笑。宋宛月起身,“走吧,咱们先去买鸭蛋。”吴嬷嬷赶紧跟上,脚步快的生怕孟氏真跟她抢了这个活计。许氏看的失笑。宋宛月和吴嬷嬷出了府,去了集市上。半上午正是集市上热闹的时候,叫卖声吆喝声响成一片。吴嬷嬷寸步不离的跟着宋宛月,从集市的一头往另一头走,走过一半集市才看到一个卖鸭蛋的摊子。两人在摊子前停下。“鸭蛋怎么卖?”听到有人询问,耷拉着脑袋的摊贩瞬间抬起头,这些鸭蛋都是自己的鸭子下的,他本想着挑来集市上换些钱,可摆了半上午的摊,来问的人都寥寥无几,更别说卖出去了。“一文钱一个。”说完,看着宋宛月的脸色。鸭蛋腥味重,性寒凉,远不如鸡蛋受欢迎。鸡蛋一文钱一个,他想着鸭蛋个头大,也卖一文钱,应该可以,可前面询问的人一听这个价格就走了。“一共有多少个?”摊贩一时没反应过来。“我全要了。”摊贩听明白了,不敢相信自己的人多,愣着没动。还是旁边的摊贩提醒他,“说话呀。”摊贩这才相信是真的,抖着嘴唇,“四、四十个。”有些少了,宋宛月抬头朝着前面看去。摊贩看在眼里,激动的心瞬间凉了半截,“小、小姐要、要是嫌贵,我、我可以……”摊贩咬了咬牙,“给您便宜五文钱。”“我需要二三百个,你这四十个太少了。”原来是嫌少,摊贩的提起来的心落回去,马上说道,“我们村里还有其他的人家养鸭子,小姐要是需要的话,我让他们也来卖。”村里好多人家养鸭子,鸭蛋几乎各家各户都有,自己吃舍不得,卖又不好卖。“你什么村的?离这远不远?”“不远不远,就离这二十里地的吴家村,我现在回去,下午就能给您送来。”“那好,你先随着我把这些给我们送去。”摊贩忙应着声,把鸭蛋小心翼翼的放回篮子里,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