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总感觉傅双双证明的不是所谓的世界数学难题,而是一道稍微复杂一点的算数题,从三月到七月,四个月,一道数学难题?
这真的不是无稽之谈吗?
记者告诉自己一样要苟住,他是见过大世面的记者,不能表现得像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一样一惊一乍的。
他尽量淡定地问:“那预估什么时候可以把论文投出去?”
傅双双道:“七月底。”
如果是往常,傅双双的回答肯定就到这里为止了,但这一回她不走寻常路,既然想要让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注意她,她就不能畏首畏尾。
顿了一顿,接着道:“如果可以,我想尽量赶在《数学年刊》下一季度的新季刊出刊之前能够被数学家们承认我的证明。”
既然现在已经在整理论文了,那么月底投出去的确是可能的,但要想在一个月之内被数学家承认证明了bsd猜想,有难度。
记者追问:“前两次投稿傅教授都是将稿子投给了《数学年刊》,请问您有想过将论文投到其他数学期刊吗?”
傅双双摇头,“没有想过。”
记者:“为什么呢?”
“因为我很喜欢《数学年刊》的编辑。”傅双双笑了一下,“从我第一次投稿时起,就打定主意,之后的每一次数学论文投稿都要投在《数学年刊》。”
记者直觉这里面有故事可挖,“这里面是有什么故事吗?”
“我第一次投稿刚好是
阴历去年年底,《数学年刊》的编辑伦纳德接收了我的论文稿件,我们交涉的过程十分有趣,而且《数学年刊》在知道我没有能力支付高昂的版面费之后主动帮我承担了版面费的支付,这令我很感动。”
傅双双道:“而且那时候刚好是伦纳德年休,为了采访我,千里迢迢飞来了云城,他是一位工作很认真负责的编辑。”
记者对这个小故事不置与否,只道:“我想不管是哪一个数学期刊,知道您投的黎曼猜想是正确的,都会很乐意为您支付版面费。”
傅双双摇头,“不,我现在已经能够支付起版面费了,但仍然只有《数学年刊》主动和我说过可以承担我的版面费。”
伦纳德:我可谢谢你了!
记者:“……”
好了,懂了懂了。
你他喵的就是图《数学年刊》的版面费!
你一个阿贝尔奖几百万,克雷数学研究所也给了你一千多万,你他喵的就是小气!就逮着《数学年刊》坑!
原来你是这样的数学家傅双双!
但不得不说,傅双双这么调皮的说法瞬间就让她整个人都鲜活了起来,原来像傅双双这样解决了几项数学难题的数学家也是如此可爱而接地气。
她与《数学年刊》之间并不是单纯的投稿者与杂志社的关系,更像是朋友,也更加的相互成全。
就比如上一次傅双双封面的那一期杂志不就在华国卖到脱销么,那些都是有形的利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