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王东,也算是两朝元老了,为人最正直不阿。脾气一旦上来了,别说当今,就是先皇都会被他骂的狗血淋头。
“刘总管有何指教?”王东丝毫没有给刘良福面子。
“王尚书请回吧,陛下说那些财物乃是九皇子的私产,应当归于内务府。”刘良福说完就准备转身离去,内务府和户部一向不合,尤其是他还兼着内务府总管呢。
“刘总管请留步。”
“还有何见教?”
“敢问刘总管所说的九皇子指的是何人?”王东也少见的笑了起来。
“九皇子赵客,你不认识?”刘良福诧异的问道。
“还真不认识。”王东摇摇头,拉住刘良福的手,“我只知有解侯赵客,却不闻有九皇子赵客。解侯乃是琅琊王之子,又何敢谎称皇子?走,我们去宗室办他一个不孝之罪。”
“这……”刘良福顿时急了。
“走,不能跑了逆贼。”王东拉着刘良福就朝大殿外走去。
“别别别……”
刘良福额上见汗,他虽然心思细腻,可是哪比的过这个侵营官场数十年的尚书。正当他寻找脱身之计时,突然一个小黄门高声唱喏。
“陛下驾到……”
一驾由四个太监担扶的坐撵朝这边慢慢走来。
“参见陛下。”
王东立刻拜倒在地,刘良福也龟缩在一旁,偷偷观察皇帝的眼色。
果然,皇帝瞪了他一眼后,才伸手把王东扶起,嗔怪道,“爱卿可有事上奏?既然来了大内,都不来朕的勤政殿喝杯茶就要走?”
“陛下,臣听闻有人冒充皇子,正准备找刘总管去宗室拿人。”王东说道。
“哦?何人如此大胆?”皇帝诧异道。
“乃是琅琊王之子赵客。”王东直言不讳道。
“客儿乃是朕之子,宗室过继给王兄,依旧得称呼朕为一声父皇。”皇帝不悦道。
“陛下岂能乱了纲常。”王东寿眉簇起,正色道,“既然过继给了琅琊王,那赵客就是琅琊王之子,乃应称呼陛下为‘皇叔’,何来父皇之称?”
这话倒是合情合理,从古至今,一旦过继给了别人,那就是别人的儿子,断没有“一人二父”的道理。
“咳咳咳……”皇帝略有些尴尬,“那爱卿欲意何为?”
“当收缴琅琊王府的财务入国库,河东大旱,这笔银子刚好缓解燃眉之急。”王东说道。
“国库已经拨款了。”皇帝不高兴了。
“多一两银子,灾民就多一口口粮,赈灾还有嫌钱多的吗?”王东正义凛然。
皇帝被王东说得哑口无言,可是他又不甘心白白把银子送出去。
正当两相争执不下,远处一个少年却走了过来。
“父皇。”
“嗯。”
皇帝略微点头,算是答应了。
“大皇子。”王东行礼问好。
大皇子赵峥,三皇子赵吉,六皇子赵煜乃是皇后亲生。而且大皇子生的一副好相貌,最肖当今。更重要的是他礼贤下士,问政于民,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他的名望都很高。
“王尚书,我刚刚听闻你和父皇争论,略有些浅见。”赵峥面露微笑,让人如沐春风。
“愿闻高见。”王东略微一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