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松桂看了眼那盒并不算多的寿司,他一向不喜欢吃这些东西,刚才的大半瓶可乐让他毫无饥饿感,便说道:“也没多少,你吃吧,我饿了还有泡面。”
朱一菲尴尬得要命,她就是为了要在文松桂面前表现一番,证明唐果会做的菜,她也会,而且还会文松桂最爱吃的“松鼠桂鱼”。
可文松桂才尝了一口就都吐了,甚至宁可去吃泡面也不再吃她带来的东西。
正在写文案的两位员工听到了,其中一位走了过来,看了眼餐盒里几乎完好无损的“松鼠桂鱼”,可惜地摇了摇头,“白糟蹋了一条这么好的桂鱼,对了老板,我记得你以前写过一个推文,介绍清塘巷那家‘忆江南’,还说他家的‘松鼠桂鱼’特别好吃,我一直想去都没机会。”
另一位员工也插话道:“老板,我俩也没吃饭呢,要不咱们就订‘忆江南’的‘松鼠桂鱼’,也算补偿一下。”
朱一菲暗暗翻了个白眼,“咱们这儿太远,他们不给送。”
“没事,”一位员工说道:“我下午有个采访就在附近,要不我打包买回来,咱们晚上吃。老板,你还想吃什么,我一起都买了。”
文松桂特别想知道,这咸咸的“松鼠桂鱼”是怎么回事,而且刚才当他看到这条熟悉的“松鼠桂鱼”时,的确勾起了他的食欲,看得到,却吃不到,是挺难受。
“那就再来个酱鸭,清炒虾仁,再随便来个炒青菜,你看看你们爱吃什么就点什么,回来报销!”文松桂的心情顿时好了很多。
朱一菲看得咬牙切齿,她也是从小就在“忆江南”吃小饭桌,哪次都没遇到过这种问题,而且中午的时候,她可是亲眼看着唐鹭飞做的这条鱼。
为什么会这么咸?
而“忆江南”那边,唐鹭飞在做“松鼠桂鱼”的时候,朱一菲左一个问题右一个问题,不断分散唐鹭飞注意力。
唐鹭飞知道自己的味觉已完全丧失,所以在做菜的时候都会格外小心,还好他有二三十年的经验,对于放盐多少,还有自己的分寸。
在做“松鼠桂鱼”的时候,他还特意留心糖和盐,放糖的时候拿糖罐,放盐的时候拿盐盒。
等朱一菲离开后,老年饭桌的蒋百书沉着脸把唐鹭飞叫来了,“小唐,你家里最近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有事你尽管说,大家都帮的都会帮你。”
唐鹭飞一脸懵逼,他家除了唐果工作忙,除了自己失去味觉,什么事都有,蒋百书干嘛这么问?
杨一手说话了,“小唐,你前段时间做菜咸,后来又好了,后来又变淡了,你这变来变去的,这是盐了出了问题吗?今天可到好,该甜的都是咸的,不该甜的也是咸的,你家小工是不是把糖买成盐了?”
唐鹭飞心里一个咯噔,在旁边擦桌子的小工听到了,赶紧给他们四个洗白,生怕被托尼吴知道他们工作不用心,再给他们解雇,“阿公,最近都没有买盐,怎么会买错?”
这时候正在唐果回来,一进门就喊饿了,唐鹭飞立即将唐果拉进后厨,拿过糖罐子小声问唐果:“小果,你看看这个。”
唐果莫名其妙,拿过糖罐子还问:“这糖怎么了?”
唐鹭飞刚要问你看看这是糖还是盐,突然意识到,如果这么问,女儿一定会知道他没了味觉。
一个厨师失去味觉,就像一个画家失去双手,那可是唐鹭飞职业生涯中致命打击,他不想让女儿知道,更不能让外人知道!
唐鹭飞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换了句话说道:“这个糖时间挺长的了,也不知道过没过期。”
唐果用小手指剜出一些放在舌尖上,然后又吐了出来,“爸,这是盐,谁把盐放在糖罐子里了,你今天做菜,该不会一直把这个当糖用了吧?”
唐鹭飞傻眼,认真回想,昨天回家后他把糖罐子灌满的,今天早上他又在四个小工上班前来的店里,根本不会是那四个小工做的手脚。
可为什么糖会变成盐?
他立即拿出那袋开封的糖,上面清清楚楚写着“白绵糖”,他绝对没倒错。
唐果忙了一上午,都要饿晕了,忙安慰道:“好了爸,估计是那几个小工搞错了,回头给今天的客人退钱就行了,我先弄点儿饭,你快回家午休吧。”
唐鹭飞心乱如麻,唐果在后厨给自己煮了个面,这面刚吃一半,文松桂那个说要过来买打包的员工就来了。
“小姐姐,你是老板吗?我想订几个菜,打包带走,两个小时后再过来取。”那位员工看到唐果,腼腆的说道,同时将事先写好的纸条交给了唐果,还提前付了钱。
唐果一看,也没几个菜,吃完面后,她便将小员工的订单给做了出来,整整齐齐的装在快餐盒里,再放进塑料袋。
快傍晚的时候,那位小员工回来了,朱一菲并没有回家吃饭,而是和文松桂以及另两个员工凑在一起吃。
看着一模一样的“松鼠桂鱼”,文松桂小心的夹了一块,一尝,天!这是唐果做的!唐果回家了吗?唐果怎么又进厨房了?
也许对于外人而言,很多人分不清唐鹭飞和唐果出品,但从小就吃唐鹭飞做的菜长大的文松桂,特别是后来又吃过唐果对这些传统菜的改良后,一下子就能尝得出来。
不仅仅是这道“松鼠桂鱼”,就连“酱鸭”、“清炒虾仁”、“蒜蓉青菜”,都是出自唐果之手。
回想着当初唐果对这些菜的改良,她总是喜欢让唐叔叔当她的小白鼠,可唐叔叔总是给她否定意见,最后她就把自己叫了去,美其名是“请吃饭”,实际上是尝菜。
虽然有些菜改得不怎么样,不过看着唐果气鼓鼓的样子、又不气馁的精神,文松桂现在回想起来,眼角都是藏不住的笑意。
另外两个员工吃得也挺美,还一个劲儿的夸“忆江南”的口味儿就是好,同时斥责网上的评论,说他们都是水军,是来抹黑“忆江南”的。
朱一菲心头一跳,所谓“水军”,她的确找了些人故意给“忆江南”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