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上,世宽和成叔策马疾驰,不日便到了襄州境内。
“见过胡大人!”襄州府内,世宽对知州胡大人行礼道。
胡大人回礼,“久仰久仰,公子请坐,本官接令,已等公子许久了!”
落座之后,世宽言道:“胡大人,襄州是全国最大的粮区,有最好的人才和技术,在下此次前来,还请大人赐教!”
“公子不必客气,请讲!”
“谢大人。”
“大人,在下看到这旱灾水患一旦发生,田地便无法种粮,只能闲置着,不知可有什么法子,能让其派上用场,产些作物。”
“早闻公子胸襟广阔,今日一见,果然并非虚名,本官佩服!”
“公子所言之事儿,其实我等已然议过,还想到了应对的法子。”
“是吗,那太好了!”
“不过此法只能缓缓而试,并非胜券在握。”
“大人请讲!”
“公子,南方福建一直植有占稻,此稻勿需育苗,不挑水土,可旱可涝,且生长期短,还可反复耕种,二三月下种,四五月便可收割了。”
“待五月收割之后,再松地引水,植下秧苗,那么,一年便可有两季收成,粮食自然也就多了!”
“那真是太好了!”世宽听后大喜。
“大人,不知那占稻当如何种植,百姓容易学不?”
“这个。。。。。。”胡大人听到这话,有些想笑,便知世宽不谙官场和农事,心里不由得真生了几分敬意。
“公子,地方的农商奏报只要户部允准,自然会有人前去打理,公子勿需担心!”
“哦,多谢大人提点!”
“当然,本官也希望有能人异士能将其一年植好,再将技法出书成册,散步天下,那便再好不过了!”
“是!”
“来,公子,请喝茶!”
“大人请!”
稍顿之后,世宽欲言又止。
“公子请讲!”倒是胡大人,看出了他的心思。
“大人,这旱灾之势。。。。。。”
“哦,”胡大人浅笑道,“公子不必担心,今年有雨,只是晚些!”
世宽闻言惊讶。
“是的,耕种时节必能赶上,只要秧苗尚可移栽,便就晚雨晚植!”
“那真是太好了!”世宽悦色道。襄州这一趟,真是来的太及时了!
“大人,请恕在下不敬,您。。。。。。”
胡大人知他要问的是:您那么才智过人,为何还未进京城?
他微微一笑道:“公子,你我,都是一样的人!”
二人以茶代酒,惺惺相惜。
当晚,世宽便在客栈之中,给黄管家写了书信。
成叔看着他孜孜不倦的忙碌着,便言道:“世宽,咱以后还是好好做药吧,不掺和那些官家之事儿!”
世宽一听那语气,便知成叔不高兴了,怕他醉心官场。
“成叔,”世宽笑答道,“等黄管家收到这信儿,便没我什么事儿了,咱们回家,过些清闲日子!”
“小子,你明白就好!”成叔放下心来。
“成叔。。。。。。”
二人此后昼出夜伏,倒也不着急赶路,数日后便行到了恭州城郊。
“世宽,天黑之前是进不了城了,咱还是找个客栈吧!”
“好!”
他们放缓马速,悠悠行在道上。
“来人那,救命!”不知从哪传来几声呼喊,成叔轻拉缰绳,那马儿停了下来。
“怎么啦,成叔?”
“世宽,你听,有人喊救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