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人接过服下,然后眼神胆怯地看着他。
“我知道,”他看着他,“我明白你的心情!”
“世宽,为什么会这样?”想到那骇人的腊肉,他惊魂未定,“不是有旱稻了吗,还有秋粮,为什么还有这种可怕的事儿?”
“书礼,国家很大,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像北山那么好,总有一些地儿是要慢慢来的。”那人答道。
“这样的事儿,只听过前朝有,现在自己经历过,才相信这是真的!”他的眼中泛起泪光。
“慢慢会好的。”他握住他的臂膀,让他镇定,“你不是来了吗,只要找到法子让他们吃饱,以后就不会有这种事儿了!”
“嗯。”那人才安心睡下。
看他睡去后,他的眉头变得阴沉起来:也只是安慰他了,谁明白他心中更如刀割般难受呢:如此愚昧而残忍的事儿,说明他们的生活已是水深火热。所以,不但要让他们吃饱,也要拯救他们的良知。
听了徐大哥的阐述后,两人才明白了这村子的来历:这里本不能村子,只是流民多了后,形成的一个村落罢了。他是本地人,所以就当了村中的理正,处理相关事务。
“徐大哥,我会尽我所能的!”书礼对他道。
“我相信!”那人抱手。
两人跟着徐大哥,把里里外外走了个遍。
“是吧,刘公子,里面都是石头?”徐大叔问道。他们手里各执一根铁杵,不时向土里刺去。。。。。。
“对。”那人点头。
村子里,因为靠柴火不能养家,所以壮年们都外出挣钱去了,只留有一些老弱妇孺呆在家中。他们有的去了便再没消息,所以女人们也陆续离开,另嫁了。
两人仔细研究了几天,便将措施定了下来。
一日早晨,几个汉子来到祠堂。“公子,这些是木匠,石匠,炭工和猎人!”徐大哥一一介绍道,“听说你们来,他们特意赶回来的!”
“幸会!”几人抱手向他们行礼。
“各位大哥!”二人回礼。
书礼将一张图纸摊到桌上,对他们道:“一起来看看吧!”
。。。。。。
末了,徐大哥急道:“刘公子,您是说我们真地种不出粮食?”
“是的,”书礼道,“两年之内只怕不行!”
“那您的意思是?”
“各位,”书礼看向众人,“你们知道,田里都是石头,作物根本无法生长,因此想要种地,就必须把石头刨出来。这些石头也有用处,就是把路修起来。”
众人点头:“好!”
“光靠你们几个可不行,”书礼又道,“刨石和修路必须同时进行,要在旱季里全部完成,所以你们必须请工。”
“可我们。。。。。。”徐大哥语塞。没钱!
“徐大哥,钱我借给你!”世宽看他道。
“海公子,这。。。。。。”那人惊讶。
“我相信你们!”他取出银票放到桌上。那人拿起,手微微颤抖起来。
“海公子,”他抱手道,“作为村里的里正,我向您保证我们会还给您的!”
“这不着急。”世宽道。“各位,这是一个很大很苦的工程,所以请你们务必坚持和忍耐。这两年的时间,请你们放下其他,专心来做这个事情!”
那几人又抱手:“公子,我们能做到的!”
“好,”书礼点头,“把石头刨出来,把路修好,你们就可以种地,可以卖贵重的木材,积累财富,然后做马车卖,卖柴火,生活就会好起来了!”
“多谢!”他们又行礼。
回去时,他们的马上多了几包泥土。书礼回去后后便将它小心翼翼地交给麦大叔。那人则回了玉家庄。
玉宅,因为发生过骇人的变故,所以百姓们讳莫如深,不会刻意去打扰;小偷小摸们也得空去过,没寻到什么赚头。果园里,熟透的葡萄因无人采摘,已在树上干了,其他果树的果子则掉落地上,腐败入土。
“世宽!”傍晚,成叔端茶进园。
“成叔。”
“累坏了吧?”那人看着他,眼色阴沉下来。
“我还好。”他浅笑道。“那件事儿怎么样了?”他问。
“东西是寻不回了,那人肃面,“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等黄管家来了,问问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