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不敢乱说,如实便是!”
“既然如此,那便请喜娘帮老身回个话儿。这礼儿,我们收下了,多谢!他日那岳家公子若是得空,还请到家里做客!”
“是,老夫人的吩咐,老奴一定带到。那老奴就不打扰了!”
媒婆看到喜事已成,要赶着去报喜呢!
“多谢喜娘!”海老太温言道。媒婆回礼告别。
“奶奶,要是那岳小糖不喜欢我咋办,或是我不喜欢他?”晚上,立夏认真问道。
“夏儿,”老太太悦色道,“若是你们相互不喜,奶奶是不会勉强你的!”
“奶奶。。。。。。”立夏看得出来,奶奶对这岳家,甚是满意。
每月的固定几天,墨砚都要亲自去库房守候收货。这是和山里各家约定的规矩
海家的所有供货商,无论路途远近,都是专人送货上门,以确保货品在运输途中没有出现受潮污染或是遗落掉包的事件发生;所有成品,商家都会严格按照海家的要求,经过陈制提炼,完全脱离了原药材固有的形态;便是那专门送货的车夫伙计,也不会轻易更换,接手便是一生。
各家的马车会准日在海家园门停靠。
海家后门外,原来紧邻着几块干旱的薄田,因为少有收成,无人打理,便年年岁岁的荒芜着。海老太嫁来之后,便多多地花了银子,买下了这几亩田地。然后固基砌墙,挖沟起渠,将它围成了一个宽敞的园子,里面还建了宿屋,马厩。
商客们进园之后,便将货品一一清点给海家伙计,然后喂马,休息,离开。
各商家的交货时间,一定相互错开。他们也不能和任何人提及和海家的生意,便是碰巧见了,也会心照不宣,点头会意。
这是世代延续的规矩,大家都默契谨慎地遵守着,从无差池。
待货品齐备后,作坊里的伙计会对部分药材进行再加工,然后交给忠叔和哑伯。
村民们只知道这哑伯是海老爷在世时候的难友,因为无处可去,便被海老太收留,为其养老送终。
他中等个子,略有些驼背,眼神明亮。见过他的人,知道他脸上有些烧伤的疤痕,很是恐怖,故而厌恶其丑陋,不愿多做交集。日子久了,便没人在意这个老人了。
他每日在园中侍弄药草,或是读些书籍,有一个仆人左右伺候着,做些杂务。他们已数十年没出过海家大门。
“大哥,您真的不想去看一下吗”忠叔端来茶盏。
“罢了。”哑伯答道。
“阿忠,秋儿是不是很久没过来了”哑伯突然问道。
“是的,大哥。想是家里来了客人,孩子们爱热闹。还有,有客人来向二小姐提亲了,听说老夫人很满意!”
“是吗,好啊!”哑伯听后,神情喜悦。
晌午过后,海老太便翻阅着立夏送来的账本,不时点头。
“老夫人,今儿厨房做了百合甜汤,清肺润燥最好了!”周妈言道,将甜汤端上桌来,“客人那边的,我让她们送过去了!”
“好!”海老太满意道,“周妈,你来得正好,我正在给夏儿挑些料子,你快过来帮我选选!”
看到老太太那热心劲,周妈笑道:“是,老夫人。不过,二小姐都还没见过新姑爷呢,这事儿。。。。。。”
“能成!”海老太放下汤勺,看着周妈道,“非常好的人家!”
“那太好了,老夫人!”
“周妈啊,这些孩子,都是你接生的。你又伺候着她们长大,这些年,可把你累着了!”
“奴婢不累,奴婢看着她们,心里可高兴呢!”
“。。。。。。希望在我死之前,她能原谅我!”
“老夫人,您别自责了,小姐不会怪您的!”
“是吗?”
“是的。”
二人正说话间,看见秋米带着秋叶过来了。她今天穿了一件蓝色外套,明目皓齿映着黑发如丝,更是清丽。周妈看着,神情喜悦。
“奶奶,”秋米欢喜地跑来老太太身旁,看着那桌上的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