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章 气门芯

不知道气门芯是怎么制作的,于是打气这个功能便比较难以实现。

马龙不得不采用一种笨法子。

皮球不是都有个打气眼么?

给皮球打气需要使用球针,与打气筒配合便可以打进气。

那皮球的打气眼又是什么原理的?

用球针打气的时候并不会出现漏气现象,这到底是什么原理的?

他觉得这是单纯塑料自身的性能实现的。

打气眼使用的塑料弹性特别大,人用手按住球针,塑料自动就会把球针的管子给束紧。

关于气门芯,他考虑了大约四个钟头,它应该是什么结构的。

毕竟他既见过气门芯,也见过打气筒,经常打气。

比这个世界的人更容易想清楚。

最后他想出了一种办法,跟蓝星的气门芯可能不一样,但是同样能使。

一个粗管子套一个细管子。

粗管子一端变细,有斜坡,垫有非常软的橡胶片。

细管子一端变粗。

把细管子插入粗管子,压紧,双方之间的空隙就会被橡胶垫片给堵死,不会漏气。

粗管子上有螺丝,一个螺母一端变细,套在细管子的粗的一头上,拧紧螺母就可以把细管子更紧的压向粗管子。

细管子的细的那一头堵死,半腰开一个出气孔。外面套一个软橡胶管。

橡胶管正常情况下会被轮胎内部压力压的堵住出气孔。

这些技师都没见过这种结构,需要多进行实验。

于是让这个材料法师先制作出弹性合适的内胎,不留出气口。

接着让一个气体法师对它充气,交给机械师进行车轮实验。

事实上这个世界的人压根就没见过机动车,对于车轮该怎么制作心里没底。

马龙把具体的设计给他们讲的非常清楚。

他要先把轴承说清楚。

两个金属圈中间套有钢珠,把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

他们立刻就进行尝试。

在有车床、众多老师傅以及金属法师的情况下,制作一个轴承并不要多久。

车轮的支撑结构装在轴承上。

虽然是人力机车,车轮却跟机动三轮车一般大,为的是提供足够大的摩擦力,更为适应地形。

现在已经有制作好的车轮骨架了,中心是个圆洞。

至于怎么把车轮给装到车轴上,需要对双方的形状进行设计。

接着就是材料法师对车轮的内胎和外胎进行实验。

内胎要有弹性,同时也要比较硬,受几百斤压力的时候不会瘪太多。

外胎需要更硬,能够提供摩擦力,并且挡住尖锐物体,避免戳破内胎。

外胎的形状马龙也解释清楚了。

可是想进行实验需要比较久。

机械师们已经把两轮车的骨架都制作好了。

并且进行了试装。

骨架比较沉。

车座子还没想好怎么制作。

传动装置非常的耐用。

现在他们开始研制打气筒和气门芯,并且觉得这两个玩意儿比自行车难多了。

打气筒与气门芯是怎么衔接的?

两个管子衔接的时候不担心气密性的问题么

马龙的说法是,两个管子的孔径一粗一细,粗的套着细的,细的按到底后会顶住一个橡胶垫片,用力压紧就可以避免漏气。

那么这两个管子的制作就比较难了。

再考虑到气门芯装在另一个金属管内部,靠螺丝和橡胶垫片把双方压紧并防止漏气,生产工艺很是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