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章 实验

至少他能够保证气氛特别好。

他的动手能力也确实在逐渐提高。

他阅读手机上的那些机械的设计原理时更为容易了。

大规模生产的问题实打实的不容易解决。

生产工序最好能够被分为比较简单、重复的多个环节。

工序设计的合理,大家干活都会变得比较容易。

整体的生产效率也会更高。

忽然想起来一种技术叫做液压技术。

用于制作叉车,能够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没有叉车的时候,想在车间中搬运重物,尤其是码好的同一种零件,非常麻烦。

有了叉车和木架子,平时把重物都装在木架上,把叉车推入木架子下面,把叉车给摇起来,接着就能把木架子连同上面的物品都给推走了。

这又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水泥地。

有水泥地的时候,推着叉车、板车都非常省力。

它们的轮子比较小,在泥土上前进很是吃力。

马龙这时候才想起生产水泥的问题。

他知道水泥的原理。

石灰石烧成石灰。

混合炼铁的矿渣和黏土,打成粉末,比例合适的话就形成了水泥。

石灰、黏土、铁锈本来都是遇到水就会产生粘性的物质。

一位法师只花了两天就找到了一种质量非常好的水泥的配方。

马龙跟他说明,要用水泥打水泥地,他马上就懂了。

反正人手充足,马上就采集石灰石、黏土,并利用自己的炼铁厂的矿渣用于制作水泥。

有钢筋水泥之后建造的房子便结实、漂亮,住起来舒服。

他希望鸭子镇能够充满水泥房子,也修建几条水泥马路。

他要不要同时展开这么多项工作呢?

他觉得需要。

发展必须均衡。

否则就容易遇到难以越过的瓶颈。

他把那位擅长修路、修水利的老工程师给叫来,说明自己想改造镇子上一些房子为水泥房,也想把几条路给改造成水泥路。

老工程师难以理解他为什么对水泥这么热衷。

“你想修水泥路的话,施工量会特别大,需要的钱也非常多。真的有必要这么做么?”

这时候马龙才意识到,修路最大的障碍是没有各种工程机械。

像是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货车,没有它们想修路要多难有多难。

这种事得慢慢来。

马龙让这位老工程师带着一支三十人的修路队每天修个不停。

慢一点就慢一点,反正不能停下。

他要求先在镇子中间的广场打一片水泥地,供大家休息,周围便于开店。

他建议把广场分成四块,一块一块的修。

第一块大约有一百平米左右。

修的时候有很多人抱怨,说它妨碍了他们走路,而且不知道有什么用处。

这支施工队人多,一天时间就把水泥地给打好了,具体的技术参数都遵守了那个法师的要求。

放了三天才晾干,变硬。

老工程师做事吹毛求疵,这水泥地打的真是平坦,看着让人心情舒适。

老百姓很是喜欢上来玩。

鸭子镇的人口一直在增加。

原来只有一千人口,两个多月过去,已经接近三千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