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四章 仙逆

炁散,则人散,进入轮回。

世间武者打坐练功,辛辛苦苦修得一身真气,虽说威力颇为可观,举手投足有大力相随,开碑裂石也不在话下,登峰造极时更是摘花飞叶亦可伤人,但终究只是后天之气罢了。

若求的是纵横江湖,快意恩仇,足矣。

然而,想要以此为根基,寻求长生的话,无异于缘木求鱼。

人生百年,匆匆而过,任你如何武功盖世,风华绝代,到头来不过是黄土一堆。

问世间,谁能不死?

长生久视,是世间永恒不变的主题,是天地诞生之初便烙印在众生族类灵魂深处的本能,想那秦始皇帝派遣方士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出使东海,为的不就是传说中的长生不死之药么。

但是,长生何等艰难,又岂是常人所能触及的。

就算是对武者来说,亦如同水中捞月。

当然,后天真气也可转化为先天,但是其间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绝非常人可以想象,这是水磨工夫,急不得,更重要的还要有绝高的天赋和无上的智慧。

否则的话,一切免谈。

这便是为什么古往今来学武的人很多,但是武道大宗师却很少的缘故。

而元炁,则是通往大道长生的凭证,天然便比世间武者修炼的真气高出不知凡几。

仙家修炼的便是这一口,玄之又玄、纯之又纯的先天之气。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惟道惟一,惟精惟纯。

而想要修得这口先天一气,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坐忘”。

所谓坐忘,就是要忘却自己的形体,抛弃自己的聪明,识神摆脱形体和智能的束缚,与大道融通为一。如此,方才能达到“澄心味象”、“契合自然”、“心纳万物”、“大道同游”的精神状态。

亦只有如此清静无为的境界,才能洗去一切后天的痕迹,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人身的窍穴与天地自然共鸣。

此时,天地人三才共同运作,方可练出那纯之又纯的先天一气。

其核心很简单,无非就是《道德经》上记载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可谓是难之又难。

就像陈北落前世的质能方程一样,人人皆可知,却没有几个人能制造出核弹来。

修道,修道,道究竟应该怎么修?

老君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反之,则万物归一,归根复命。

两者皆是道,就如同我们脚下的路,从主干出发分出无数条支路,可以到达你想到达的地方。反之,从支路出发,只要对路,总能回归大道。

祖师三丰真人说得好:

无根树,花正偏,离了阴阳道不全。

金隔木,汞隔铅,孤阴寡阳各一边。

世上阴阳男配女,生子生孙代代传。

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人之身如树,真灵如树之花。凡树有根,故能生发而开花。惟人身无根,生死不常,全凭一点真灵之气运动。而真灵者,是谓先天真一之气也,虽然为人树之花,而实为人树之根。

若阴阳各偏,皆是真灵之花有偏,道便不全成。

真情如金,真知如铅,属刚;灵性如木,灵知如汞,属柔。

如情不归性,灵不归真,如何能窥得长生大道。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