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
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
在人海茫茫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在哪里呀
我们就这样
各自奔天涯」
那些花儿按照朴树的意思是那些曾经出现在他生命里的那些女孩。
甜美的青葱岁月,一切都是美好的,可是时光荏苒,转眼间大家就是各奔天涯,留下的只是挥散不去的美好回忆。那些花儿们装点了朴树的青涩年华,而当时阳光帅气的朴树又何尝没把少女们的内心点亮。
《友谊地久天长》原是苏格兰民间歌曲,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直译为逝去已久的日子,在中国各地普遍称为《友谊地久天长》。
诗歌原作是由十八世纪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burns)根据当地父老口传录下的。只是后来这首诗被谱了乐曲,除了原文盖尔语版本外,这首歌亦被许多国家谱上了当地语言,可以说是流传广泛,妇孺皆知,绝对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世界经典名曲。
在许多的西方国家,这首歌通常会在平安夜时演唱,象征送走旧年而迎接新的一年的来临,它的主调并没有中文版本那样感伤,而这首歌在很多亚洲地区中的学校毕业礼或葬礼中作为配乐,象征告别或结束的悲伤无奈之情。另外,部分百货公司或机构在临近关门的时间,会播出此音乐,示意客人尽快离开。
「怎能忘记旧日朋友
心中能不怀想
旧日朋友岂能相忘
友谊地久天长
友谊万岁友谊万岁」
歌词非常直白的歌颂了友谊万岁。
《同桌的你》这首歌曲是高晓松在给初恋女友“红”梳理头发时产生了的创作灵感。
1990年,高晓松与女友“红”相识并相恋。之后,高晓松与红在厦门大学附近一个小渔村合租了一间民房。一天早晨,高晓松为红梳头。高晓松突然大叫一声“有了”,然后他迅速放手,来不及找纸,就在一本书的封底上,记下了他瞬间的灵感,这段文字就是《同桌的你》的初稿。1993年,高晓松完成了整首歌的创作。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昨天你写的日记
明天你是否还惦记
曾经最爱哭的你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
猜不出问题的你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才想起同桌的你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谁看了你的日记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
谁给你做的嫁衣」
简单的吉他旋律,浅白的歌词,却道出了许多人藏在心底的暗涌。
《那些年》这首歌是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主题曲,由九把刀作词,木村充利作曲,胡夏演唱。
九把刀写的词既没有花哨的华丽,也没有刻意的煽情,但是却让所有聆听的人,将记忆拉回到那个能够放声大笑能够肆意张扬的青葱岁月。
而演唱者胡夏的演唱则平缓中带着执拗,激昂处藏着无奈,聆听中,带着淡淡的忧伤,展现了青春的味道。把青春中的纯粹放至无限大,让我们在狂喜中体会那淡淡的忧伤,也让我们在低迷中找寻那仅存的希望,即便残酷的现实在打压着每个人,却始终不能摧毁我们对于青春往事的缅怀和那段年少时光的怀念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记忆中你青涩的脸
我们终於来到了这一天
桌垫下的老照片
无数回忆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