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1 章

就连他向来瞧不起的赵御史,一个只会耍耍嘴皮子的家伙,也能陪着孩子入宫门。

就他,堂堂一个国公,只能望宫门兴叹。

“儿啊,爹就送到这儿,不进去了,你自己多当心吧。”

两个月前他还带兵围过皇宫,被新皇从马背上揪下来,虽然两条胳膊都被打折了,但这也不能让新皇出气。

就算是为了自家儿子,他还是少出现在新皇面前为好。

眼瞅着他爹一副强忍心酸的样子,方明朗明明该觉得难过,但还是忍不住有些想笑。

一米八高的大个儿,半张脸的落腮胡子,古铜色的皮肤,身体也比牛都壮实,像极了三国里的张飞、水浒里的李逵。

这么一个高大魁梧的猛男,实在跟‘心酸委屈’的画风不太相符。

方明朗也不知该怎么劝,从荷包里拿了个糖块出来,给他爹塞嘴里。

“放心回去吧,我又不是三岁小孩,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不是三岁小孩,是八岁小孩,再心大的家长也不能放心。

嘴里含着儿子给的糖,方德善也说不出话来了,实在是这糖块有点大,只能看着小家伙跟他摆了摆手,慢慢走远,消失在宫门口。

儿子给的糖还挺甜,方德善交代马夫自行回府,自己则是含着糖块慢慢往回走,不断在心里头安慰自己。

老爹传下来的这爵位世袭罔替,只要不再出事儿,代代传下去都是国公。

明朗不用特别有出息,只要不像他这个爹一样犯大错,便能一辈子做大周朝的国公,就算手里没权,品级和俸禄也在那放着呢,比普通官员好得多。

从小到大,大周有多少人都羡慕他有一个好爹,明朗虽然没有一个好爹,但是有一个好爷爷。

宫里的淑妃虽不受宠,可家里头毕竟也是出了一位妃子,还有四皇子,尽管有足疾,又是庶子,此生都无缘皇位,但将来那也是王爷。

看在宫里娘娘和皇子的份上,卫国公府也不可能落寞到哪里去。

方明朗跟着侍者进宫,走了差不多得有一炷香的功夫才到皇家书院。

说是书院,其实面积并不大,只有皇子皇女才能在此读书,先帝就三个儿子,当今比先帝强些,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

皇子皇女皆有自己的宫殿,伴读每日完成功课便回家,是走读生,不需在书院住宿。

是以这皇家书院面积并不大,还比不上方明朗在卫国公府的院子。

“外间有糕点、热牛奶和茶水,公子若是饿了,下课的时候可在外间进食,午间的膳食由御膳房,每人标准是三菜一汤,这是菜单,公子每日选好了,便由小人送去御膳房。’”

来之前,祖母和母亲就已经跟方明朗说过这些规矩了,皇家书院的规矩都是先帝定下的,如今看来丝毫未改。

挺厚的一本膳食谱,里面得有几百道菜品,单是冲着御膳房每日的午膳,这伴读当的也值。

“我选好了,就这几样吧,麻烦苗群哥哥帮我送到御膳房。”

“当不得公子一声哥哥,公子还是直接唤小人名字吧。”苗群连忙躬身推辞道,看得出来,礼仪教养都是极好的。

先帝直接废除了‘太监’这个职业,宫中的侍者和宫女都是从皇家福利院选出来的。

皇家福利院不光抚养弃儿到十三岁,还会根据福利院当地和弃儿本身的情况进行培养,或进入工坊,或种地,或做账房,或是做一个店小二,或是当一名厨师,选择很多。

还有一批会选入皇宫做侍者和宫女,每月有月银,二十五岁方可出宫。

对于皇家福利院的孩子来说,到宫里头做侍者和宫女是最好的选择之一,也只有佼佼者才能进来,毕竟宫中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无论是皇子皇女,还是宫妃,都不能苛待宫人,更别说是随意打杀了。

侍者和宫女在宫中能学到很多,将来出宫去,远比从福利院出来的时候选择要多。

在这里的两个月,再加上原主过往的记忆,方明朗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位大周的开国皇帝——周太祖,绝对是一个穿越者。

这个世界的历史,在周太祖出现之前,都跟方明朗记忆当中所学的历史一样,从夏商周开始一直到盛唐,再到文人辈出的大宋,南宋末年,周太祖齐得龙横空出世。

太祖打天下虽然花了二十年,但是边打边治,边治边改,改地名、改科举、改制度,甚至在建国之前,为科举专门开了一个工科。

不过哪怕是太祖皇帝,也很难对抗满天下的读书人,工科只开了一届,便被废除了,但是匠人的地位确实有所改善。

在大周,依旧是遵循了‘士农工商’阶级排序,但是比起之前的历朝历代,阶级之间的差距被大大缩小。

比如商人,商人的后代及其本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有卓越贡献的商人还能破例进朝廷当官,甚至是被封爵,像支持太祖皇帝打天下的沈姓商人,开国后就被封为安乐侯。

太祖皇帝带来的改变处处可见,对方明朗来说,很多地方都让他颇感亲切,比如窗户上的透明玻璃,比如脚踩的水泥地面,再比如眼前这熟悉的讲台,跟后世差不多的黑板、黑板擦、粉笔……

就连吃的东西,那也几乎是跟后世差不多了,玉米、红薯、西红柿、小龙虾、牛蛙……

虽然在建朝之后,太祖皇帝便专门设立了航海司,也安排人出过海,但这些东西还真不是从船上带来的,而是在建朝之前,在太祖皇帝打天下的时候就有的,且都是太祖皇帝那边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