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没有游戏消磨时间的话,那小说就是最好的代餐,能够全方位多类型填充。这可是历经几千年磨洗还未消散,依然闪闪发光的娱乐项目之一,妖之城现在的印刷和造纸极为发达,印刷起来短篇小说完全没有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萧斌是自己从原先地球挑挑拣拣的,找出来那些劝人向善的,带有朴素道德的古典小说,不过并不多,主要以鼓励妖之城内部的文学发展,为此这个杂志加入了专门开展的文学写作小课堂,讲解经验之类的,在《小说》报刊中已经开始有了妖之城的投稿,还很丰富。
比如某个大妖的升级故事,在比如妖之城阿花简短的小故事,以及上学的学生的一些未来幻想、还有人族发现有稿费之后,写了自己的自传过来。
虽然说大部分文笔之类的还不好,但总体上来说,小说行业已经有了欣欣向荣的状态。
至少萧斌已经能够在妖之城有本土小说可以看了,不容易啊!
农庄的经历欣欣向荣,也自然开始有了大型的集会。
这是必然的结果。
交易的本质就是把自己用不到的换成自己需要的东西,妖之城现在以计划经济为主,农庄享有了大量的粮食收获,就没办法在给予更多的奢侈品。
在这种情况下,交易的需求是日益增长的,堵不如疏,城内城外在每周有大型的集会,但这还不够。
尤其是对于手里有大批量粮食,但是又交易不到自己想要东西的村民们。
在这种时候,不计入妖之城内部的其它妖就来了。
交换劳动力,让这些外来妖打短工、换取自己嘴馋的零食,对自己有好处但是城里没有售卖的草……反正什么都可以。
交易吸引来各种各样的妖,也自然而然的因为这里的丰饶留下。农庄稍微分出来一些东西,就足让很多妖活下去并比以前活的更好了,
这种情况下,这些妖也不愿意离开,慢慢的。聚集起来的黑户,也已经到了一个没有办法忽视的数字。
‘黑户’这件事情萧斌和整个管理层是都知道的,毕竟陆军在外面设立的防线不是假的。这些实力只在化形和化形以下的妖族能进来,全部是因为陆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缘故。知道了,一开始没怎么当回事,毕竟对于双方都不亏,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妖之城在剥削这些外来黑户。但当妖的数量越来越多之后,大家就开始撑不住了。但没办法,只能沉默,没发生事情之前,不提。
妖之城的律法已经有了明显落后事物发展的迹象。
尤其是一项决策如果问题很大,大家的意见没办法统一的时候。问题就会抛到萧斌这里,萧斌能够判断出来的,会尽快给出确切的指示,不能的会去找地球上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参考判断,再没有的。萧斌会按照情况处理。
特别急的,有些时候就会拉低一下下线,比如生死擂台,这就是给那些有血海深愁的妖用的。再比如俘虏解剖的问题。这些萧斌会自己很短的时间决定,并承受后续的代价,但对于那些暂时不用管也没事的,萧斌会暗搓搓的放置一段时间观察观察。
这就跟当年改革开放差不多,大家谁都不会,那就看底下怎么干的,这样干有什么收益,干好了,多赢,那好,这样的行为是允许的。干的出问题了,ok那就知道到底哪里不能够干了。
略微有点钓鱼执法,可没办法啊。
他又不是天生就会这些东西,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啊!
管理们也很难的!
好在,这种事情萧斌没有过大的翻车,毕竟妖少好管。发现了问题及时改正制止就行了。在这方面,萧斌心理做了准备,不管是时代的眼泪还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妖之城想要成长扩大,是少不了这个过程的。
翻开人族的历史,每一次改革、包括政策的变化,都代表着无数人的命运乃至利益团体的变化,永远没有办法避免。
左右转了十来个农庄,又去这些能够进来的黑户们的居住环境走了走。
农庄内的环境无限接近于现代村子,虽然说没有二三层的小洋楼吧,但红砖瓦房水泥墙,二三百平方米的农家小院是一个又一个的。院子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有些地方还种着花花草草,健身器材、广场什么的都不缺。行走在路上的村民们各个膘肥体壮,脸上带着油光。
而这些黑户们的环境,则糟糕了许多。
没有房屋,小型妖族多是在底下挖洞居住,能够化作人形的,会给别的妖搭棚子,又或者在太阳底下编筐搓土绳子之类的活计。各种杂物乱糟糟的放着,小的幼崽聚成一团到处乱跑。环境比起来农庄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坏境比不上农庄。这些妖们脸上却不是麻木的状态,而是眼神带光的状态,那是对生活充满向往的表情。
萧斌有些诧异,紧接着,他听到了一阵咋呼的声音。
是那群幼崽在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