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频率……呵……姜月华不得不承认这是个极好的办法,不由点头,“不错。”
然后,转身往回走。
说了那么多,粱枫还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来偷看人家幽会,“你这是什么特殊癖好?”
“特殊癖好?”姜月华挑了挑眉,笑得眉眼飞扬,“有人告诉我,知己知彼,我这不是在努力么?”
“可我没让你……”粱枫顿了下,确定自己当初没让她天天盯着,“天天这么偷看,我担心你脑子出问题了。”
“谢谢关心,我脑子说它很好,不需要你担心,”姜月华朝他挥了挥手,往家里的方向走去。
看着那轻盈的背影,粱枫不禁眯了眯眼睛,直到人走远,发现大伯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他身边。
“看啥呢?”
“没看啥,”他带着一脸的热意回家,“您咋不吱声,吓死人了。”
梁大伯直到他看什么,只是故意不说破而已。
章家这个外孙女看起来还真是不一样了,和之前的懵懵懂懂比较,现在可真是机灵古怪。
尤其是之前用他家的竹篾,一反手就赚了钱,不说句‘厉害’都过意不去。
“这都七月底了,你打算好去上学没?”梁大伯问道。
粱枫没吭声,神色冷峻。
“当初让你念中专,你不念,天天和你爸爸置气,念个高中又天天旷课,使得你爸爸停了你的课,你让他丢脸难堪,到头来,浪费的是你自己的人生,”梁大伯劝说道,“听大伯一句劝
好好念书,等考上了大学,你肯定过得比你爸好。”
粱枫还是没说话,直径进屋,关上了房门,留下梁大伯叹气摇头。
这孩子就是怪,没说几句话就这副样子。
不过,他好像对章家外孙女有点儿不一样,话多不说,而且少有的好脾气。
不如让她帮忙劝劝?
梁大伯便背书往章芸芸家溜达过去。
“花花,有你的信,文工团来的,”邮递员停下自行车,朝着章芸芸家的门叮叮叮地打着车铃。
姜月华跑出来拿信,还不忘和梁大伯打招呼,“梁大伯好。”
“你好,”梁大伯忙应声,眼神往她手里的信瞄去,“花花也有信啊?”
据说江月华不识字,而且从小到大没出过村子,突然有人写信过来,就是不相干的人都好奇几分。
“是朋友写过来的,”姜月华把信放桌上,然后端凳子给梁大伯坐,这边朝后院喊道,“姥……”
“我是来找你的,”梁大伯连忙说道,“有点事情,想请你帮个忙。”
说话间眼神已经瞄到信封的特殊,上头有文工团的标志,他认得。
“梁大伯请说,”姜月华尊敬地应声,对于梁大伯,她的记忆里有他的片段。
他是个和善可亲的人,要是谁带着孩子去他家买竹篮竹篓,他都会给两颗糖。
“是这样的,”梁大伯的不好意思地开了头,“我们家小枫啊,话不多,但是和你倒是听有话聊的,我想请你帮我劝劝,让他回
去念书,我啊也不指望他能考上大学,但是希望他能拿到高中毕业文凭。”
“行,”姜月华爽快地应了下来,“回头见着他,我帮您劝劝。”
“真是好孩子,”梁大伯松了口气,村民不太乐意接触粱枫,也就这女娃娃愿意,真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