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兄弟,你既然得到名师传授,手中应该会有一些独特的秘方吧。胡达明提出了一个问题。
听到这话,李白狼眼中一亮。其他的事情不敢说大话,《百草宝典》中的传奇药方可不算少。
看到他这样的反应,胡达明心中有了数:李兄弟,求人不如求自己。既然有这么多药材在手,何不自己开一家制药厂。
妙!这个办法确实是太妙啦。肖庆周一拍桌子,兴奋的叫了起来。由于声音太响,引得旁边桌子的客人都把目光转了过来。
对不起,一时高兴,声音大了一些,实在是对不起。看到惊扰了其他客人,李白狼连忙起身,拱手道歉。
有了这样的态度,其他客人也不会多说什么。酒喝多一点,兴奋的情形也是正常现象。
平静以后,胡庆明主动提供消息。他有一个做开发商的朋友,刚刚接下一家抵帐的制药厂。
里面的设备,估计要有七成新。当初从德国进口的时候,足足花了两千万英镑。折算以后,要值两个亿的人民币。
说到如今的真实价值,估计也要值15亿人民币。
开发商用不到这套设备,放在那儿也是在生锈。如果有人愿意接手这批设备,有个两成的价格,大概就能拿到手中。
李白狼心算了一下,自己手中有孙家给的500万,有林家的货款1200万,再加上林家上午给的1000万,加起来也有2700万。
虽说还差上一点,可以拉田家入股,也可以找银行贷款。钱的事情好说,差的是人才。
自己不懂生产程序,更不懂管理。即使把工厂建了起来,也还是没有用。
狼哥,你没有人才,我有呀。告诉你,那是大把大把的真实人才。一听这样的难题,肖庆周开心的笑了起来。
别看这小子是一个纨绔子弟,终日无所事事地过活。说到经历,人家还是青北药学院的毕业生。
他自己学得怎么样,那不好评价。人家有老师,也有同学。在这种就业情况不好的形势下,肖庆周肯定会能拉到人才。
听他这么一说,胡庆明的大脑也活跃了起来。
原来的制药厂倒闭以后,从管理人员到技术工人,全部都失了业。只要多加一点工资,肯定会能招聘到不少有用人才。
几个人越说越兴奋,胡达明当场就给朋友打电话,约定明天上午当面进行洽谈。
第二天一早,李白狼、肖庆周和胡达明会合到一处,直接去了已经破产的青北第二制药厂。
在那儿,他们见到了现在的主人,也是胡达明的朋友郁庆安。寒暄几句以后,大家就参观起了制药厂。
转悠了一圈,李白狼发现胡达明说得不错。这是一套从德国进口没有几年的制药设备,由于碰上改制,就生不逢时的成了废弃之物。
当时的价格,是两千万英镑,全部用的是外汇。现在想去进口这套设备,没有3个亿人民币都拿不下来。
陪在旁边做介绍的人,是原来的生产副厂长郝久久和技术部长苏英。一路介绍,一路叹息。
李白狼打听了一下,他们二人是一对夫妇。从参加工作开始,就在这座制药厂。对这座工厂的感情,自然是用不着多说。
看到厂里进口了这样的先进设备,本以为会能大显身手一番。却没有想到,会落得一个破产的结局。
郝厂长,苏部长,假如让你们换一个地方,用这套设备来生产药品,不知是不是愿意?李白狼主动丢出了橄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