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召集了朝中重要谋臣,共同商议秦牧的议题。
出兵突厥,不是小事。
可以说,关系着整个大唐的生死安危。
如果和突厥的战线被咬死,北边的薛延陀、东边的高丽等势力都会蠢蠢欲动。
到时候大唐三面受敌,那么基本盘恐怕会崩盘。
这事,不得不慎重。
李世民:“众位爱卿,都说说吧。”
魏征打头炮:
“陛下,臣有本奏。”
“突厥势大,非同小可。且不说我朝刚刚平定,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即便全力以赴,调集李靖将军、李世勣将军领军,也无法短时间结束战争。”
“到时候国库空虚,军粮耗尽,后果不堪设想!”
兵部尚书杜如晦跟着就附议:
“陛下,臣以为魏征大人所言极是!”
“与突厥开战,必得有十全把握,才能出兵。”
“眼下薛延陀和高丽、吐蕃和回纥,虽表面与我朝交好,但是一旦我朝陷入与突厥的战线中,恐怕他们也会举兵来袭!”
这些顾虑,其实也是李世民的顾虑。
李世民看了看秦牧,见秦牧微微眯眼,也不知道在听不在听。
他又瞧了瞧尉迟敬德,道:
“敬德,你以为呢?”
“回陛下,臣虽然很想打,但是眼下的确非良机。”
“擅动兵戈,恐遗祸无穷!”
尉迟敬德作为武将,当然想上战场和突厥拼个你死我活。
但是到了他这个段位的武将,考虑事情早不是一根筋了。
从全局来看,现在开战,大唐输的可能性要大。
一旦输了战争,就会面临巨大的政治利益让步!
李世民点点头,终于问秦牧:
“秦大人,你总领镇魔司,既然提出攻打突厥,想必应该是有些思路了吧?”
秦牧终于睁开眼睛。
他对刚刚那些大臣的发言一点也不方案。
相反,秦牧觉得,这些臣子的确是思虑周全,不失为大唐的中流砥柱。
只是,秦牧却有自己的看法:
“陛下,其实这事吧,还是昨天陛下点醒了我。”
“陛下昨日曾言,突厥喆利派人前来请求和亲,这就是个大好机会啊!”
李世民皱眉:
“可是你昨日拒绝了和亲。”
秦牧笑了笑,解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