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一章听说我是过气花瓶(3)

沈母嫁人之后就退出了娱乐圈,现在看沈江离的样子,突然觉得自己的梦想在小儿子身上延续了下去。

但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沈母早就没了当初那份热忱,她幽幽长叹一声,说道,“好吧,不过这圈子不好混,你要是累了就回来吧。”

沈母继续说道:“现在团队解散了,你就搬回来住吧?”

她对小儿子出道之后的经历颇为关注,也知道沈江离最近的状态。

“妈,谢谢你……父亲还生气吗?”听了沈母的话,沈江离迟疑了一下,才怯怯的开口。

“你爸就那个脾气!甭管他,妈等会就让人来接你。”

当时原主说要去混娱乐圈的时候,沈父激烈的反对,甚至说要是沈江离非要去演戏,就别说自己是沈家的人。

原主也傲气的很,也就真的不联系家人,哪怕被全网嘲的时候,拿不到资源的时候,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靠沈家。

沈母这样说,沈江离自然没有反驳,原主对于这段被他丢在脑后的亲情格外后悔,那他自然要挽回。回到家里之后,沈母有些心疼的看着儿子,儿子瘦了不少,但似乎也成长了不少。

被沈母一顿嘘寒问暖之后,沈江离心中也是有些暖融融的。他在孤儿院之中长大,没有体会过这种感觉,哪怕是轮回了那么多个世界,结局总是格外凄惨的,这还是头一回体会到母爱的感觉。

想到原主自杀之后沈母伤心欲绝,沈江离不由暗暗决定,他一定不会让沈母难过。

等到吃晚饭的时候,沈父终于回来了,看到沈江离的时候沈父脸色一沉就要发怒,不过在沈母的暗示之下,冷静了下来,沉声说道:“回来了就去找点事情做,让你哥在公司给你安排个工作,别整天游手好闲的!”

“公司的事情有大哥就够了,我不去,我有工作。”沈江离反驳。

“什么工作?当个没有演技的花瓶吗?”沈父怒道。

对沈江离在外面的名声,沈父也知道一些。

眼看两人又要吵起来,沈母赶紧调停,沈父和沈母之间的感情是极好的,沈母执意要沈江离留下,沈父也没有说什么。

沈母虽然退出娱乐圈很久了,但还有几分人脉,给沈江离安排地明明白白,连他身边的人都换了一批。

但在沈江离的要求之下,并没有换掉经纪人,他是公司专门用来打压原主的,从来没想让原主好过,给原主接的剧本都不行就算了,还专门给他出馊主意,让他在媒体面前频频失言,形象大跌,才会一步步走到全网黑的地步。

沈江离故意留着他,等着秋后算账。

有沈母和苏晨的帮助,沈江离也是顺利拿到了皇朝之中的角色,甚至还免去了试镜。

只不过他拿到的不是预想之中的男三号九皇子,而是男四,太子伴读傅衡。

傅衡是将军府的小公子,是个智多近妖的少年,科举夺魁之后被皇上封为翰林学士,作为太子伴读进宫,可在相处之中越发觉得太子不值得辅佐,所以转投了三皇子阵营。

沈母知道沈江离想要的是男三,拿到了这个角色之后,怕儿子不满意,和他说男四比男三的角色丰满,人气也高得多,演好了自然能让沈江离名气大好。

当然,要在演好了的前提下。演不好的话,光是原著之中傅衡的粉丝,就足够喷死沈江离了。

沈江离没这方面的顾忌,冲沈母点头,让她放心,自己会努力的。

开机之前大家一起吃了个饭,算是认识彼此认识一下。

作为新人,饭局上面自然得频频向前辈们敬酒,沈江离却是兴致缺缺,敬完导演之后便没有举杯子。

还真是会耍大牌……一个新人对前辈没有一点尊重!

对于空降的沈江离,大家都没什么好感。沈江离的花瓶名声在外,谁都知道他没什么真本事。

但导演都没说什么,可想而知沈江离有人,而且地位还不低。他不主动敬酒,自然也就没人去招惹他。

另一边同样作为新人的周一泽此时就显得礼貌多了,一张嘴甜得很,把前辈们哄得满心欢喜。

“覃老师,我敬您一杯。”沈江离突然是站起来,对着覃子弦说道。

沈江离除了导演之外谁也没理会,这样突然一句,莫说别人,就连覃子弦自己都是一愣。

“他倒是有眼光,知道覃总是投资人,才是巴结的吧?”

似乎有谁阴阳怪气了这么一句,沈江离却没放在心上,看着覃子弦笑道:“覃老师,我是您的粉丝。我可喜欢您了,以前都在影视作品里面看到您的身影,今天算是圆梦了。”

他是覃影帝的粉丝?周一泽嗤之以鼻,他也粉覃子弦,却不想像沈江离这样拉关系。

覃子弦可是正儿八经的实力派演员,沈江离怎么好意思说出这话?

沈江离这话说出来气氛变得有几分怪异,有人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都说粉随正主,沈江离除了追随覃子弦进入演艺圈之外,还有什么学习了覃子弦的地方?

那机器人般的演技吗?

“抬爱了,”覃子弦愣了一下之后,良好的教养让他露出和煦的笑容,他对后辈向来包容,看着沈江离直视他的眼眸,覃子弦觉得他并没有在说谎,“都是一个剧组的,叫覃哥就行。”

沈江离闻言弯了弯唇角,露出一个乖巧的笑容,这位覃影帝,好像还挺好相处的……

次日《皇朝》正式开机,沈江离这个角色的戏份不多,但却不好演。

作为伴读他是一直跟在太子身后的,太子贪玩,读书时经常出差错,太傅不敢处罚太子,傅衡总是替罪的那个。

可杀鸡儆猴的做法并没有让太子警醒,反而觉得又处罚不到自己头上,变得更加无拘无束了起来。

傅衡不敢劝说太子,一来二去就对太子心生微词,而且太子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不是为君之人。

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和三皇子关系好了起来,他明面上是太子伴读,实际上早就成了三皇子那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