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进入七月,肃州城愈发显得繁华,满大街都是小贩的叫嚷声,街道两旁是琳琅满目的商货,中间的行人如织,人挨人人挤人,周围俱是欢声笑语。
城北庙宇道观林立,香客们纷至沓来,求神拜佛者络绎不绝,连古刹门前扫地的沙弥都乐的合不拢嘴。
尤其是街尾的观音庙,更是香火鼎盛,人声鼎沸。求子问姻缘者人山人海。
老百姓最是朴实无华,说什么是什么,不是也是。听闻肃州城观音庙最是灵验不过,香客们就会用脚投票,纷纷携家带口前往参拜。
名寺该建在名山大川之中,可老百姓哪有时间爬山涉水去朝拜,所谓心诚则灵,哪里拜不是拜,观音庙在肃州城中,到了节日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精明的商贩在佛寺门口摆摊搭棚烧香拜佛之后的百姓带着家人穿梭其中,或吃些美食或挑选心怡商品,更促进了街道的拥堵。
寺院占地广袤,寺内宝相琉璃古佛金身应有尽有。
王昭一脸的不情愿被徐氏拉扯着向寺庙内走去,他们没有走人来人往的大门,而是有接引僧在侧门等候,迎王昭一家入庙。
没错是一家!
王柏忠与囡囡也在其列。
不过王柏忠更喜欢带着囡囡玩耍,对自己亲儿子反而爱搭不理。
反倒是徐氏对儿子非常在乎。
“昭儿,你走快些,把碗放下。”徐氏一边走一边催促。
“是是是,孩儿遵命还不
成吗。”
王昭这个累啊。
他才完成对新作物推广,刚回肃州城自己房间还没进去就被老妈拽着拜佛。
他一路可是饥肠滚滚回来的,莫名其妙被逮住,还要陪老妈逛街,难为死他了。
抽空在街上买了碗油泼面,又给囡囡来了张葱油饼边走边吃,被徐氏好一顿数落。
王柏忠带着囡囡听到妻子的抱怨不以为意,肃州渐渐走上正轨,摆脱了困扰多年的人口问题,他不禁喜上眉梢。
这多亏了儿子的什么生态圈,把什么经济、人口,土地绑在一起,这些东西他听不懂,反正儿子的法子可行,他很高兴。
一口口吃着碗里的油泼面,油汪汪的面条劲道十足q弹可口,葱花蒜末更是画龙点睛,每一口都能吃出鲜香的口感,配上一勺酸醋,令人食欲大涨。
咀嚼的舒爽感让他欲罢不能。
又吃了两口,才把碗交给随行侍女,接过手帕擦拭嘴角,王昭闻着鸟语花香,喜不自胜。
王柏忠出行安保工作必须完善,原本按梁总旗的意思是肃清街道,可当即就被徐氏否了,她是想与家人一起拜佛,不是祸害民众,肃清街道这种事还是算了吧,往日里她也是一顶轿子与十来护卫随行也不见出事。
最后王昭提出折中意见,一家人带着护卫悄悄拜佛走个后门进去。
王家家丁随侍,对路人怒目而视,一副不走揍你丫的架势,令徐氏好生无奈,于是她把所有怨气发泄
到儿子身上。
谁让这次是为这傻儿子呢。
观音寺她也来过两回可惜效果不显,听主持方丈说心诚则灵,但也要本人亲往才显灵,徐氏叫儿子陪她许多次,可每次儿子不是这有事就是那有事,总之就是没时间陪自己。
这可恼了她!
一番筹划后拽上丈夫与闺女,又勒令儿子必须前往,这才有了拜佛之行。
王昭扫了眼周围,见几名肃宁营夜不收扮成游人注意这里心下稍安。
明有黑甲亲卫,暗有肃宁夜不收,想来保安工作不会出纰漏,有些事不得不防,王家树敌太多,表面平静无波谁又知道里面的腥风血雨。
“这油泼面真劲道,等回来给娘弄一碗尝鲜。”
徐氏白了一眼儿子,没好气的道:“叫你来不是让你吃面,你也老大不小了,怎么就没一丁点想法?”
“想法?什么想法?”王昭怔了下,恍然大悟道:“诶,这事不急,不行母亲给我随便安排一个吧,要漂亮的!”
“滚蛋,死崽子。”徐氏忍不住爆粗口:“娶妻娶贤这都不懂。”
“夫人怎么了,昭儿怎么惹你了,我来收拾他。”王柏忠拉着囡囡的手回娘俩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