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三十一章人质

insins

李继学,李国翰之父,辽东清河人,出生于公元1573年,平民出身,属于最早的一批投靠努尔哈赤的辽东汉人。

李继学在年轻的时候,恰恰处于16世纪末期,那个时候,壬辰倭乱、明军援朝、女真崛起种种因素导致了辽东边贸活动之需求异常活跃。

时势造就英雄。胆大过人、剑术不凡的年轻李继学,在辽东边境长年经营皮货、人参等买卖。聚众过百伙计的他,屡次用手中之长剑击退“野人女真”以及多股竞争势力之袭击,显名于辽东各大商道。

因为时常出没于辽东边防各个关隘,李继学非常熟悉辽东各地的地理形势与风俗人情,人称“李货郎”。早在万历十九年(1591年),18岁的李继学就已经与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做了第一笔貂参生意。

虽然那时候的李继学没有多大的实力,手下只有十几人马,但当时的努尔哈赤却对眼前的这名出身贫寒、身材瘦长、剑术出众、有勇有谋的年轻人非常看好。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以叶赫女真为首的九个部落结成针对建州女真的联盟,共同讨伐努尔哈赤;当年的李继学提前向努尔哈赤通风报信,彻底赢得了努尔哈赤的信任。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赤灭掉了海西女真的哈达部,在那一年,一直充当建州女真“眼线”的李继学,在努尔哈赤多年来的扶持下,已成为辽东地区远近闻名的富商。

然而,善于投机的李继学却犯了一个错误,26岁的他在成为辽东富商的那一年,把宝押在了当时只有19岁的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身上。

那一年,努尔哈赤与同母弟弟舒尔哈齐开始闹矛盾;19岁的褚英亦开始独立掌兵,自成一军。

公元1613年,褚英被其父努尔哈赤幽禁,后于公元1615年被努尔哈赤处死。与褚英关系密切的李继学受到了连累,被努尔哈赤疏远。

然而,长期混迹于黑白两道的李继学却非常看重一个“义”字。从“废太子”褚英死后的第二年开始,押错宝的李继学一直对“结拜兄弟”褚英留在世上的三个儿子杜度、国欢、尼堪3人慷慨接济,送钱送物,这让同样看重“义”字的努尔哈赤刮目相看。

公元1618年,已成“辽北首富”的李继学作为建州女真的内应,帮助努尔哈赤一举拿下了李继学的老家——清河城。

随后,汉人李继学剃发,正式投降了努尔哈赤。相对于同一年(1618年)投降努尔哈赤的李永芳,李继学的出身差了“铁岭李氏”掌门人李永芳一大截;然而,就能力而言,李继学不比抚顺额驸李永芳差。因为李继学与褚英的亲密关系,李继学的小儿子李国翰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认识褚英的长子杜度。李继学对贝勒杜度、贝子尼堪2人有恩,属于“世伯”,所以贝勒杜度在留下来也没功劳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了留在浿水上游渡口,陪伴李继学的小儿子李国翰;至于涉世未深、从小生活条件优裕的李国翰,压根猜不出贝勒杜度心里面的“小九九”,他视杜度为“大哥哥”,其劝杜度留下来,纯属为了“叙旧”。

至于身负汗命的库尔缠,他以为贝勒杜度是从平壤战场畏敌逃跑,所以才会在浿水流域的上游出现,心中暗笑杜度无能,却没有想到杜度其实是跑来“争功”的。听完贝勒杜度的一番叙述后,67岁的姜弘立脸色阴沉。

老谋深算的他知道:二贝勒阿敏此前对其许诺的“朝鲜郡王”没了。相对于“老狐狸”姜弘立的满脸不悦,促成《江华盟约》的和谈代表纳穆泰却喜气洋洋,皆因他是达成盟约的“大功臣”,正等着回沈阳城,向大汗皇太极邀功请赏。

“既然三位大人(杜度、库尔缠、李国翰)是奉大汗旨意迎接我们回国的,姜将军,我们尽早上路吧!”喜上眉梢的纳穆泰对与其共事多日的朝奸头目姜弘立说。愁云密布的姜弘立知道,二贝勒阿敏取代仁祖李倧成为“朝鲜国王”,已经不可能了。

但是,若这批从仁祖李倧那里敲诈勒索回来的粮饷、辎重、礼物到了身处定州城的阿敏手里,征朝主帅阿敏还是有可能通过重整旗鼓、招兵买马,重新夺回平壤城,然后割据朝北;相反,若这批粮饷、辎重、礼物到不了身处定州城的阿敏手中,二贝勒阿敏的“夺回平壤、割据朝北”再无可能。“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大唐秦王词话》

争论一番后,胳膊拧不过大腿的姜弘立心灰意冷地收起汗旨,简单地安慰其儿子姜聪一番,然后准备率领朝奸部队北返归国。

姜弘立的心在滴血,朝鲜才是他的故乡,他预感自己会客死异乡。忽然,从定州城方向出现了一支由600名镶蓝旗骑兵、100名镶黄旗骑士所组成的700人骑兵部队。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在无可奈何的大朝奸姜弘立准备跟随库尔缠、杜度、李国翰3人上路之时,从定州城赶来的爱尔礼、尼堪2人在飞扬的尘土中策马到众人的面前。

“哥哥!”看到亲哥杜度,贝子尼堪很高兴。然而,腰别金刀、鲜衣怒马的爱尔礼却没有跟其堂兄杜度打招呼,他深恨杜度在此前决战的关键时刻从平壤战场撤离,扰乱了整支镶蓝旗主力部队的军心。

“我亲爱的表弟爱尔礼,很久不见啊!看到你安然无恙、神采奕奕,我真为你高兴!出征在外如此长时间,你们镶蓝旗辛苦啦”

出身于女真族大姓“钮钴禄氏”的库尔缠贵为太祖努尔哈赤之外孙,按年龄论,是阿敏之子爱尔礼的表兄。在大金汗国的统治阶层里面,太祖之孙爱尔礼算是人缘较好的一名女真贵族。

马背上的贝子爱尔礼灵活地拧腰下马,然后与马鞍下的库尔缠寒暄一番。按照女真人的习俗,若长辈、长兄在没有坐在马背上的时候对自己打招呼,晚辈、小弟应当连忙下马还礼,以示尊重。

眼看爱尔礼带着几百名强壮的镶蓝旗骑士出现,并与身负汗命的太祖外孙库尔缠嘘寒问暖,太祖孙辈杜度、尼堪2人亦跟随下马;同时下马的,还有纳穆泰、李国翰2人。心里窃喜的姜弘立暗呼“得救”,连忙对其手下的一众朝奸分子下令:“准备酒水,宰两头肥羊!我部要好好招待远道而来的贝子爱尔礼,还有贝勒杜度的弟弟尼堪!姜聪不要再为韩泽流眼泪了,你赶快去把朝鲜国王的人质原昌君李玖请过来!”

推荐:stylereenda{font-sizepxlor6dd4padding0px}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