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母亲怎会摔倒?”苏卿一把抓住夏姑姑的手。
“二姐莫急,我随你一同去看看二婶吧。”苏姀安抚道。
苏卿点头,正要拉着苏姀走却被夏姑姑拦下,“姑娘放心,二夫人并无大碍,只是崴了脚,夫人说三姑娘第一次出府就在此好好逛一逛吧,让二姑娘随奴婢去好。”
这话摆明了就是不想让苏姀跟着,刚好苏姀也不想去见徐氏那副尖酸刻薄的样子,夏姑姑此言刚好合她的心意,当下半分迟疑也没有就点了头。
为了表示自己的关心,苏姀特意嘱咐苏卿:“崴伤脚可大可小,若是伤了骨头可不好,还是要尽快同母亲说一声请了大夫来瞧一瞧的好。”
待目送夏姑姑领着苏卿离开,二人身影最终消失在视线中,苏姀这才轻吐了一口气,觉得直到此时整个人才真正放松下来,身子一歪就在听澜的搀扶下瘫坐在椅子上,半分形象也无。
“这里还真是好看啊。”苏姀轻声叹道。
听澜轻笑,“是啊姑娘,奴婢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看的园子呢,比我们苏府还好看。”
说到这里,苏姀突然想起了什么,看着听澜神色有些神秘,“你家姑娘我忽然诗兴大发,想不想听一听。”
“姑娘你还会作诗?”听澜表示质疑。
自打服侍姑娘以来,吃喝玩乐的花样倒是见识了不少,这琴棋书画可一点没见着呢。
似是为了证明自己,苏姀忽然起身,
双手背后,面向水面,清了清嗓子,“小听澜,你可要听好了。”
说着便模仿那些诗人,像模像样的抬手摸下巴,又忽然反应过来自己没有胡子有些尴尬地甩了甩手,开口道:“胜日寻芳云水涧,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念完又故意停顿了一会,这才转头看向听澜笑嘻嘻地得意道:“小听澜,你家姑娘我作的诗如何呀?”
听澜哪懂这个,只能点头称好。
就在这时忽地传来拍手叫好声,“不愧是苏首辅的孙女。”
苏姀向声音处看去,见到来人后赶忙理了理衣服走上前去行礼,“苏菀见过大皇子殿下,林公子。”
来人正是大皇子刘元衡和林翊二人。
“胜日寻芳云水涧,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好诗!好诗!”大皇子忍不住再次称赞,“都说苏家的儿女皆是才女,今日一见才知所言非虚啊。”
苏姀有些心虚,这诗是她上学时背的,是朱熹所作,为了应景改了首句中的地点,本就是拿来逗一逗听澜,没想到被人听了去,一时间竟有一种抄袭的窘迫感。
即便是心虚,苏姀当下也只能硬着头皮谦虚道:“大皇子过誉了,这是并非臣女所作。”
“哦?”大皇子诧异挑眉,“那是何人所作?”
“这诗是臣女前些年在一本杂记上看到的,只是却没有署名,是以臣女也不知是出自
何人之手,如今便是连那本杂记都不知去了何处,现在想来的确是有些可惜。”苏姀叹息摇头道。
作者没署名,书名我忘了,书也弄丢了,这下你没什么可问的了吧!
“这样啊。”听苏姀如此解释,大皇子也是一脸惋惜,“想来能作出如此佳作之人,若是能为朝廷效力必定会是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