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假一想,突然想到一点,于是对荀彧说道:文若,明日封侯之事,只怕也要劳烦你去安排。
什么意思?荀彧有些不解。
这个时候,我只怕不便再进宫了。郭假和荀彧分析着:眼下的形势,不能再节外生枝,可陛下的态度文若,希望你能理解。
荀彧明白了。
大战在即,这个时候如果郭假和刘协走得太近,确实不好。
从大局出发,这是损己利人的事情,如果真因为这件事情而让曹操怀疑郭假,那就得不偿失了,到时候郭假的建议曹操不听,上下离心,那么这一战怎么能赢?
荀彧想了想,说道:奉孝担心的事情我明白了,此时确实不宜节外生枝,可奉孝你若是在许昌,也不好不前往宫殿受封吧?
所以,我只能连夜离开,而封侯之事,麻烦文若明日下午再上呈陛下了。郭假回应着,显然是已经做好决定了。
见此,荀彧也无话可说。
郭假以大战在即作为理由,也让荀彧有些摸不准郭假的心思,但荀彧也清楚郭假担心的事情确实重要,所以他只能选择支持郭假。
于是郭假立即决定,带着高顺、赵云奔赴前线,当然孙尚香要留下来,吕玲绮这一次也被郭假说服并且留下,因为郭假答应了吕玲绮一个条件,让她和孙尚香在府中,各挑选二十名少女进行训练,充当卫队。
孙尚香和吕玲绮都很高兴,其实孙尚香早就有这个想法了,毕竟现在身处乱世,虽然她们都是女人,却武艺高强,自然也希望能自己统帅兵马。
率兵打仗,估计有点困难,但是让她们在家里训练女兵,却没有任何问题,郭假之前那是没有条件,现在随着郭假地位越来越高,一二十人的队伍也就随便她们去弄了。
当夜,郭假带着人赶赴官渡,但是第二天便有太监来到郭府宣读圣旨,正式给郭假封阳城亭侯,但郭假此时已经不在,孙尚香于是决定带着吕玲绮以及二乔进宫谢恩。
郭府的女眷来了,刘协很高兴,他按照礼制带着皇后伏寿前来相见,只是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又下令封赏一些布匹以及财物,便让伏寿负责招待孙尚香几人。
事后,刘协找到伏寿问道:皇后,如何?
伏寿答道:阳城亭侯的几位夫人年龄都不大,而且似乎也不关心政务,没有什么进展,不过吕夫人似乎来历有些奇怪。
怎么说?刘协来了兴趣。
陛下难道忘记了?伏寿道:八年前的长安,吕府便有一个女孩,看起来倒是和她有些像,而且此女也有那人的几分模样和风范。
刘协皱眉道:你是说,郭嘉的夫人吕氏,是吕布的女儿?
陛下,小声伏寿看了看左右,低声道:此事还没有确定,正好过几日乃是臣妾的生日,到时候臣妾打算以此为由,再邀请阳城亭侯几位夫人进宫,那时候再旁敲侧击地询问一番,看能不能问出来一些蛛丝马迹。
嗯。
刘协点头,对伏寿说道:此事皇后一定要办好,若阳城亭侯夫人真是吕布之女,那此事曹操必然不知,若他知道,这位吕夫人又何必连名字都不敢上报?如果真是这样,那我手里,就等于是抓着这个阳城亭侯的把柄了。
望着刘协的样子,伏寿点点头,心中却感觉有些惆怅。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位陛下的心态也越来越变得有些病态了。
江山社稷,以及自身的性命之忧,各种巨大的压力,让刘协有些喘不过气来,以至于以前那个爱民如子,甚至亲自施粥赈济百姓的刘协,眼下心态正是大变的时候。
有时候晚上睡觉的刘协,都能半夜从梦中惊醒。
而且,晚上刘协说的那些梦话,都戾气十足。
这样的刘协,让伏寿这个枕边人自然越来越怕,她更担心的是刘协本事不大,野心却不小,到处想尽办法想要重新夺回权力,这样下去肯定会招来杀身之祸!
如果真到了这一步,自己这个皇后又将如何自处?
伏寿心中悲凉,此时有太监进来说道:陛下,董贵人来了!
哦?
刘协听到董贵人十分欣喜,以至于有些失态,转眼见到伏寿还在,他立马收敛起来,说道:皇后,你且退下吧!
臣妾遵命。伏寿说着一边退下。
走到大殿门口的时候,伏寿和董贵人擦肩而过,听到董贵人轻哼一声,颇为无礼,但伏寿无奈不敢发作,因为最近这个董贵人在刘协面前比较得逞,伏寿走到自己就算闹起来也闹不过她。
更何况,此时董贵人还有孕在身。
听着董贵人那娇媚的声音向刘协请安,伏寿一挥衣袖离开了宫殿,回到自己殿里的她感觉心绪难平,便打算抚琴一曲来平复心情,却又看到桌子上放着的那三首诗,顿时整个人有些发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