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章 后《隆中对》

“其一,要请出魏延将军,唬住司马懿!”

“其二,撤退前再造声势,怒骂司马懿胆小鬼,令其以为蜀军是因为魏军不出战,而恼羞成怒,无奈而归!”

“其三,提前布防回撤路线,设置陷阱,阻击部队,迟滞魏军追击!”

诸葛亮耐心听完诸葛晨的计策,心中微微赞叹,此三策思虑严禁,缓缓相扣。

杨仪确实有些不解,“魏延恐不愿撤兵!”

历史上,杨仪和魏延不和,魏延为人刚直、骄傲,曾有言曾拔刀预砍杀杨仪,诸葛晨自然明白这点,但是,这次撤退,只有说服魏延,否则以魏延的脾气,诸葛亮死后,必然和杨仪不和,造成军心大乱。

“丞相,此事千万不能告诉魏延那?”杨仪知道自己和魏延不和,这时候的魏延为先锋将军,杨仪虽为长史,两人确实十分不和谐,诸葛亮和费祎多次相劝,方才使得而人相安无事,如果诸葛亮死了,这两人都为恐另一人凌驾自己之上,为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让我考虑一下!”诸葛亮有些疲倦,“我休息一会,主簿也去休息,小晨就留在营中,我一会聊些家事”

杨仪只得退出大帐去休息了!

诸葛亮稍作休息,就和诸葛晨聊了一会家事。

“小晨,当下我还有一个疑问,真是不好解呀?”

“丞相大人但说无妨!”诸葛晨说。

“我之前没有考虑的几个问题,你可以和我说说你的看法吗?”

“丞相大人,不如让我来猜猜你的问题!”

“好吧!你且猜猜我要问什么?”

“丞相大人现在心中恐怕有另两个问题没有说出来吧!”

诸葛亮点点头,“我以前的确没有认真考虑过,才至于为我蜀国埋下后患那!”

诸葛晨也不谦虚,“余下两个疑问,一个就是,你之后谁为主帅?”

诸葛亮点点头。

诸葛晨说,“正是,军战上魏延勇猛,姜维尚不成熟,王平也可!”

“然而,魏延虽勇猛善战,可为大将,但是此人性格鲁莽钢直,不能为帅,不易降服!”

“姜维虽为帅才,然现在军中资历不如魏延,不好直接提拨到魏延之前!”

“如果长史杨仪主事,但是与魏延二人不和,恐二者只能余一!”

诸葛亮心中一惊,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个点,自己近段时间,只是顾着和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交代身后军事,魏延身为前锋,诸葛亮却忽略了这个人参与商议。

而以魏延的脾气,如果诸葛亮将主事权交给杨仪的话,魏延势必不服气,将造成将军之间较大的隔阂!

而如果将主事权交给魏延,由于魏延此人十分骄傲自负,由于作战勇猛,战功累累,由于此人刚愎自用的原因,又不能团结其他人士,空怕也难以负重。

这事情成为一个死结,杀了魏延,恐军心不稳;留下魏延,恐其不服杨仪,阻挠大军回撤。

“丞相大人,此问题我一会儿解答!”

“另一个问题,你可能没有想过问我的?”

“哦,你倒是说说看!”

“那就是未来10年的战略规划!”

诸葛亮心中大惊,难道你真的有治世之才?

诸葛亮不得不重新打量了眼前的年轻人,这时候真有点像当年和先帝刘备做隆重对的情景呀。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天下未来大事,以及刘备未来应该如何三分天下的大计。

“小侄当然记得当年丞相大人的隆中对呀!”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