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5章 失去信心

苏月梨从明母处离开,回到镇上的集市那里,继续补充遗漏的配料,一路走去,小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木雕的小玩具,胭脂水粉,豆腐铺子,糖葫芦等等琳罗满目,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饮食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是街市上是一样地热闹。

苏月梨草草观察了一下街上的店面,有固定店面的小商户,有沿街叫卖的小商贩,挑着担子吆喝着。

看着看着,苏月梨灵光一闪,懊恼地一拍脑袋,自言自语:“笨死了笨死了。”为什么老想着把竹笋的事情和酒楼的事情分开,两件事情其实是可以合在一起考虑的。

先把店面盘下来,取一个店名,第一步就是卖竹笋,若能打开知名度,就继续沿用这个名字开酒楼,以竹笋为一系招牌菜。

到那个时候,虽然大家都知道竹笋的事情了,但是附近的竹笋大部分都被自家挖回去了之后,接下来的就算想干什么也要等到来年了。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酒楼靠它打开了知名度,就算被其他人模仿也无关紧要了,别人只会记得第一个发起竹笋美食的地方。

醒悟过来的苏月梨把采购的事情抛到脑后了,立刻开始勘测地理位置,人来人往,苏月梨这次抱着目的晃荡了几圈,这个时候正是集市热闹,是最容易看出哪家店生意惨淡哪家店红火的。

苏月梨走进了一家酒楼,贴着一张大大的红纸,上面写着“此店转让的”,一共有两层,走了进去,环顾一周,发现这个店只剩下两个人了,就是不知道都是干什么活的。

苏月梨开口问道:“这里的管事的是谁?店面是要转让吗”

一个两撇胡子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两撇男子一脸精明相,一看到苏月梨就把她从头到脚绅士了一遍,仰起头来冷淡地说:“是呀,怎么的,你买得起吗?”

接着又得意洋洋地说:“我这里可是整条街最繁荣的地方,寸土寸金你懂不懂,多少人想要呀,隔壁那条街的吴老板,霍老板还求着我卖我都不卖呢?”

话音未落,另外一名看着像伙计的人咳嗽起来,小声嘀咕:“明明是你漫天要价,人家自己走掉的。”

两撇胡子瞪了他一眼,伙计一脸憋屈,立刻安静下来。两撇胡子又继续接着一脸不屑地看着苏月梨:“就你这个穷酸样还想买下来?你打算出多少钱呀?”

苏月梨看着他拿起来比划的手指,也不恼怒,问道:“你打算要多少钱呢?”

两撇胡子看她回应,两眼放绿光,盯着苏月梨就跟看着待载的羔羊一样,沉思了一下,说道:“这样吧,我呀,做十几年生意了,要不是我要回老家养老了,也不会卖掉这里,这样吧,我就吃点亏,一口价,一千两银子,怎么样?”

旁边的伙计已经无精打采地低下头了,心想:老板怎么还不长记性,得,又吓跑一个,都卖一个月了还没卖出去,他还要在这里待多久呀。

苏月梨听到这里,也不答话,继续微笑脸,说:“你今早是不是还没睡醒,你先清醒一下,我先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酒楼。

两撇胡子跟在后面喊道:“没有啊,没有啊,我睡醒很久了,清醒的很呢,你别走啊,价钱我们好商量好商量啊,诶。”

小伙计捂住眼睛,不忍直视,有一个这么笨的老板到现在才关门大吉真是走了狗屎运了,老板娘都跟掌柜的跑了,弱弱地说:“老板,人家是在骂你做梦。”

苏月梨不用问也猜到这里将要关门大吉的原因了,有一个这样的老板,要是真想他说的坐了十几年生意还没亏死,苏月梨也是开了眼界了。

苏月梨不是被他开的市场价的几倍价格吓到,要还价也是可以的,她只是不想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心眼多的人不可怕,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清楚他们的底线在哪里就可以了。

但是这样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是最难打交道的,他坚定地相信自己是正确的,自己的东西是最好的,这种人是很难叫醒的,人不是坏人,但是就是不适合谈合作,这次费尽心思谈好了,麻烦也还会接踵而来,不能消停。

苏月梨又继续走了两家店面,一走进去不是发现里面太狭窄没有空间就是价钱没谈拢。当苏月梨走到最后一家时,已经快失去信心了。

这是一家在集市边缘的房子,是一所民居,估计是还没有人拿来做过生意,外面看过去,门面够大,走进去一看,和一般的民居不太一样,也不像集市上的店面布局。

里面比在外面看到的还要宽大,向居民区处延伸开来,不知道什么原因,里面空空荡荡的,没有隔开的房间,这里其实就是相当于一个房子的框架,但是苏月梨却很满意。

屋主走了出来,苏月梨看向这个背影佝偻的老人,衣服洗的发白却齐齐整整,头发花白,眼神黯淡无光,眉眼间愁云笼罩,苏月梨猜想:他一定是遇到什么变故了。

他开口问道:“姑娘,你是要买房子吗?”

苏月梨点了点头,也不绕圈子,直接问道:“你打算卖多少钱?”

老人无精打采:“要是你真想买的话,一百两银子,这是底价了。”

苏月梨吃惊地张大嘴巴,这是她从来没有想过的价钱,不愿意占这个老人的便宜。

?“一百两?怎么那么便宜,我实话和你说,虽然你这里没有装修,什么都没有,但是地方大,普遍价格还是可以卖接近二百两的。”苏月梨以为老人是不知道行情的,就好心地告诉他。

谁知老人却一脸沧桑,毫不在意地说道:“小姑娘,我知道的,这是我和老妻操劳半辈子建好的房子,只是卖再多钱有什么用呢,我急着用钱,我儿子欠了一屁股赌债,我卖这个价格就够了,卖再多也是被他拿去赌。”

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仿佛是在心里憋得久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倾诉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