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
仇怨深种
王忠二人离开不久,在无影真君殡解的地方,从远处疾速地飞来几条人影,全是和尚装束,领头的一人,身披大红袈裟,从远处而来,好似一朵红云飘然而至;此人双目精芒电射,面含微笑,手捻佛珠,口宣佛号"阿弥陀佛"。这便是佛灵界的无上神佛一红衣佛祖。
一落地便向紧随其后的一个大和尚颔首示意,这大和尚却是佛灵界敬佛寺的主持方丈悟通和尚;那悟通和尚自是理会得,上前一步,口诵了一篇经文,开气吐声"启",随着声音抖手抛出一物,却见那物逐渐放大,就好似一面镜子,离地约十米高的地方定住,向四周扫了一遍,随即毫光大放;待慢慢收敛光芒后,渐渐地显现出了一个清晰的画面:只见无影真君向着空地和空中抛出了一张张阵符,同时还间或着仍出几面阵旗。继尔,走入阵中,盘膝坐下,双手作拈花指状,置于膝上,手心向上,五心朝阳;嘴角微微上翘,面带微笑,双目轻阖,似老僧入定,如真佛论禅;这一刻:天地为之添色,风云与之增辉;周身幻起道道虹霓霞光;突然,精光爆裂,幻化出了几百个身形,个个都是虹霓环绕,霞光璀璨;这些化身似虚若实,似真若幻;叫人真伪难辩。不一会儿,这几百个化身又一一回归到本体,使本体那本就十分耀眼的霞光,变得更加炫丽夺目;无边的天际似有万佛诵咏,又如仙音缈缈;好一派祥和景象;让人如痴如醉,似颠若狂;让人忍不住就要崇拜颂仰,匍匐跪倒。
红衣佛祖见众随从僧人眼看就要出丑,便运起无尚佛门无音神功"震魂醒"。
这震魂醒可不同与佛门的狮子吼。狮子吼是通过外部的极响声音将人震醒,而震瑰醒在外面是听不到声音的,而是直接作用与人的神魂里面。
红衣佛祖也是吃惊不小,想不到无影真君的幻虹霓神功竟已大成,若非其被这三百年的伤势所制,若如其对上,鹿死谁手还真是难料呀,想想心中也不觉一阵发寒。这震魂醒甫一发出,将众僧从梦幻中震醒,众僧不觉皆唏嘘不已,浑身冷汗涔涔。
就在这时,整个阵法四周"呯"的一声,火光大起;熊熊烈焰从四周犹如一条条附有生命的火龙,向中间汹湧而去,不消片刻,就将无影真君吞噬;
烈焰升腾中,一尊状似无影真君的金光身影冉冉升起,环顾四周后突地疾速坠地,沉入地底便沒了声响;半晌后,红衣佛祖腾地跃起,也叫众僧后退,边跃起在空中,疾速飞退。
不消片刻,只见四周先前所立之地,一片震天般的响声,所有树木土石,尽皆炸飞上天了;若州避让及时,嗯伤亡不小,元婴期老怪的后手确实恐怖。
又过了片刻,爆炸声渐趋平息,好似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一般,若不是地上还残留着一堆灰烬,还真的如在幻境中。
从头到尾,红衣佛祖都十分认真、仔细地观看着,见无影真君连元婴都设有遁出,这是彻底地殡解了,终于可以放心了。其实,无影真君在遁出神魂时,早就做了十分周密的安排,先用隐匿符再加隐藏阵,才将之遁入地下而逃走了。
突然,从草丛中跑出一个十二、三岁的没有修为的凡人小孩,只见这小孩蹬下身,从怀里掏出一个木盒,因为这小孩是蹬下来掏出的木盒,视线被遮挡了,所以看起来就象是从怀里掏出来的。再说,一个凡人小孩能有神识吗?这就是先入为主的思想做了主导,而引起的错误判断。
只见那小孩将那一堆灰烬悉数收进了木盒子里,而后就起身走进了密林。从头至尾都没看清这小孩,因为那小孩始终好象被一层浓雾罩起来一样。
这小孩是谁?为什么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又为什么要替无影真君收集骨灰?这种种疑问在红衣佛祖心中挥之不去,同时又想到:无影真君在殡解时是那样地坦然自若,似是有所依仗。这依仗是什么呢?难道就是这个小孩子吗?
越想疑点就越多,疑问就越大。
于是,回头对悟通道:,"一定要找到这个凡人小孩,这个小孩太重要了。"转尔又问道"那几快牌子查得怎么样了?"
悟通忙躬身回道:"回佛祖:齐家那一块好象在齐家老祖齐连心的手里,那可是个元婴期,正在想办法。王家那一块好象在王绍义手里,但王绍义在十一年前就消失了,也在查找。最难的就是无影真君这一块,随着他的殡解,这线索也就断了。"
红衣佛祖笑着道|"这不是出现了一个小孩子吗?希望就在这小孩身上,找到他就行了。阿弥陀佛。"同时,将一物抛给悟通道:"此乃仙界令,现交由你保管,有此物在手,便可感应到千里以内另外的令牌,找寻也就方便多了。"
此时,从南方远处空中传来一声女子的哧笑声道:"哼,好个不要脸的假慈假悲,坏事做绝的秃驴,你今日害死了无影真君,终会让你血债血尝。"接着,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笑声中好似带有泪水,而一傍的几个和尚均"哇"地吐出一口血来,就连悟通和尚也是一阵气血翻涌,红衣佛祖见状,忙运起神功,将众人护住,众人这才稳住心神。
只听那女声又恨恨地道:"我齐连心发誓:从此专杀禿驴,哈、哈、哈、哈…"。声音便渐渐远去。远远的还有一呆淡淡的黄云向天际远处飘去,越飘越远。
红衣佛祖气得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怒吼一声:"尔敢。"便消失不见了。
见状,悟通便带领众和尚双掌合什诵道:"恭送佛祖!"言罢,起身对众和尚吩咐道:"慧云、慧聪、慧明、慧智,你们四人分头去找那小子没问题吧?"
四人忙躬身行礼道:"谨遵方丈法喻"。四人便转身飞奔而去。
悟通也带着慧意、慧念也离开了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