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马斥候即刻出发,多久能到归化?”
“启禀皇上,只需要半日,我们的斥候都是熟悉当地地形的精锐。”
“好,即刻派出去,传我命令,令徐海剿灭河套一带的这两支游牧,全给我吃了一个也别放走,这是吸引对面目光全数再一次集中在他徐海身上,集中在归化的好机会。”
“是,陛下。”
“对了,告诉徐海,不要走常路,备上干粮和快马,采取轻装火器和弓箭马刀配备,直接穿越袄儿都司赶往河套吃掉这小股游牧。”
“微臣即刻传令下去。”
……
一日后,调配往徐海前线的火器开始从大同府出发,神火飞鸦、三眼火铳、连子铳各七千开始朝着他们的目的地归化前进,由五千精锐护送,外带运送足够一万人吃上七天的粮草输送往归化。
望着逐渐远去的护送粮草和火器的部队,站在城墙上的李如松跟身旁的副将说道:“大明将会开创出另外一番新的盛世,这批运往归化的火器之中,你可知道为何陛下给我们各留了三千下来?”
副将老实回道:“这应该是陛下好意,为了大同府守军增添火器。”
李如松看了一眼身旁的副将,神秘的一笑道:“之前我也是如你这样的想法,但是昨日之后,我才知道如你这般的想法,彻底是想差了,简直是大错特错,那留给我们的火器,可不是让我们拿来守城的,守城的大炮不是更好吗?”
副将一愣,却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显然他是不太明白了,也是想不通了。
见自己的副将想不明白,李如松只是摆手笑道:“呵呵,你若是明白,也不会是我的副将了,不过你小子有天赋,可以好好跟着学学,不求你跟圣上那般厉害,也希望你日后能接你师傅我的衣钵了,我大明呀,当真是洪福齐天,江山更加绚烂。”
“是,将军,末将定当勤奋。”
就在大同的火器和粮草往归化运送的时候,归化那边已经有一支八千人的轻骑兵火速朝西边奔袭。
这是一支精锐全是大同府宁夏卫抽调来的精兵,他们都跟北元硬碰硬过,甚至其中的一些年过四十了,还在其中跟着自己的兄弟一起作战。
北方守北土,自家土地自己守,这是当年朱棣对于北方应对北元边卫的要求。
所以这些边境部队,经常有一家兄弟几个在同一个军营里睡觉的情况。
这一支八千人的精锐轻骑由一个长得不像武将的文官率领,这人看起来像极了教书先生,还留着书生老师一样的胡须。
这人正是徐海,这个原先应该是礼部的官员,亦或者是应该在钦天监或者丹药房炼丹的道士。
他在这段日子里面,哪怕是离开了朱祁镇,他也依然深得将士们的信任。
有些士兵们都将他比作是本朝的儒将刘伯温。
这一次接到命令后的出击,徐海打算亲自率队作战,因为要穿越袄儿都司,那是一片很近的路,但是也是一片还未探查过的区域,因为大明朝从永乐一朝后很少再有主动出击,打击北方游牧的情况了。
所以一些边线以外的区域,可谓是连大明自己的斥候都有些不熟悉了。
徐海是一个智者,他很清楚为何朱祁镇为何要他从袄儿都司进军,因为赶往河套穿越这里无疑是最佳也是最快的途径,若是按照以前的方式循着旧路去河套,虽然安全和熟悉,但是无疑得慢上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
今日风和日丽,徐海心中更有了几分把握,而且他发现刮的是西风。
烈风刮在每个士卒的后劲,但是每一个士兵们都坚定这眼神,不停的快马加鞭前进着。
徐海一马当先领着八千人的轻骑火速进军。
他的马匹一侧挂着弓箭斩马刀,还有一支长火铳,甚至还能看到一些需要引燃的火弹。
火弹是他要带上的,因为他看到了今日是西风。
徐海知道大明骑兵跟游牧作战,若是硬拼马上功夫,骑射本事,不管大明骑兵如何精锐,也是会有一些差距的,因为那些游牧可都是吃喝拉撒都在马背上的,他们茹毛饮血,与马相伴一生,这是他们的先天优势。
所以徐海有着率大明骑兵跟游牧骑兵作战的方法。
半日的快马加鞭,当徐海带着部队穿过袄儿都司的时候,他忽然勒马喝住部队,高声喊道:“全部下马,捆上马脚步,原地休息补充水粮!”
一声令下,令行禁止,这一支部队展现出了高度的军事素质,直接听令勒马下马,一气呵成。
徐海望着前方天际飘散而起的几道炊烟,他知道前方的位置,一定就是那些游牧了。
这样的地方可不会有牧民或者是其他什么人,若是能遇到的人,那也只有那两支需要歼灭的游牧骑兵队伍了。
前方应该是再埋锅造饭了,而徐海他们却只能吃着硬邦邦的干粮和喝着冰冷的水。
好在徐海早有准备,他命人各自带了一小袋的烈酒,这些烈酒很辣十分上头,所以只能隔段时间才能喝上那么一口,但是一口下肚,不只是驱寒御冷,甚至能让你觉得浑身血液都开始沸腾起来。
徐海召集了几个领头的小将,他开始以地面的石子布置夜间袭击的任务。
徐海说道:“他们敢这么生火做饭,显然是有着绝对的自信不会遇到敌人,这是他们对于自己的自信也是自大,我们利用这一点夜间靠近他们,以三千人弓箭突袭,火弹投掷,再以两千人火器包抄策应,最后三千人直奔他们本阵斩马刀屠戮穿插几番,这样一来他们不只是慌不择路,甚至估计连上马的胆子都没有了。”
几个小将齐齐点头,都开始按照徐海的命令布置任务下去,各自率队准备。
徐海拍了一拍手上的泥土,他起身望着远去的炊烟袅袅,他隐约间还听到了来自于前方的大声呼喊的歌声。
徐海笑道:“呵呵,真是天助我也,陛下庇佑,臣可就要先立头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