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七章 三百多万两雪花银

半夜,京师紫禁城,皇帝的书房中,深夜了,此时这里居然还点燃着通明的烛火。

朱祁镇从教坊司回来之后,就一直未曾歇息。

朱祁镇端坐在龙椅上,望着手中的一份泛黄沾染着血迹的陈旧奏折,他沉默着久久不语。

直到门口传来了贞儿的声音:“陛下,你该歇息了,这都要早朝了!”,朱祁镇这才回过神来。

他看着走进来的粉红宫装的娇俏少女笑道:“我不是叫你自己去休息了吗?怎么还在这里。”

贞儿捧着一个盘子,盘子里盛着一块块淡黄色的糕点,贞儿走过来小脸上有些不高兴的道:“陛下不睡,奴婢是贴身伺候你的,可不敢歇息,而且奴婢只要一歇息了,你肯定又忘记添炭了。”

贞儿说着走过来将糕点放到了朱祁镇面前的龙案玉桌上,随后她走到一旁的铜鼎炉子揭开铜盖往里一看,又是不开心的道:“陛下你果然没有添炭火,那些伺候的宫女太监们呢?都不知道给陛下你添火,这都入秋了,陛下感染了风寒怎么办。”

朱祁镇见贞儿这个小丫头就如一个唠叨的老太婆一样,他心底里倒是一笑。

最近贞儿跟他倒是越发的熟络亲热了,这个小丫头有时候都敢管他这个皇帝了。

朱祁镇回道:“我都让他们下去了,我之前见了几个大人,不想有人在这儿。”

“陛下以前可不是这样,之前奴婢虽然没有伺候陛下,但是那个时候的陛下,可歇息得很早的。”贞儿边说着,一边往铜鼎里面添加炭火,最后贞儿还很好奇的自说自话道:“总感觉陛下变了。”

“你呀,也就敢这个时候跟我这样说话,有人在的时候,可胆小得跟一个小老鼠一样。”朱祁镇言罢,瞧了一眼手中的折子,想到了什么的跟贞儿说道:“贞儿,我问你个事,你是蜀地的人,那前任的成都府县令安平乐大人你知道他吗?”

贞儿添加完炭火后,来到朱祁镇身旁,整理着龙案桌上杂乱的纸笔。

贞儿稍微思索了下回道:“奴婢貌似记得,他好像是一个很好的大人,我们蜀地特别是成都府的百姓都很念他的好,但是他之后因为触犯了大明律例,所以被下狱处斩了。成都府的百姓都不相信那位安大人是会知法犯法的人!陛下,你怎么想起问奴婢这个了?”

朱祁镇听到贞儿的回答,他确信贞儿不会骗他,也相信贞儿也不是故意帮安平乐说话。

再听到这么一番贞儿的话后,他更觉得密折上说的事情,可以十分的确信了。

一个造福一方的大明官员,不应该成为一个黄泉下的冤死鬼。

朱祁镇心中有所决断了。

……

早朝来得很快,朱祁镇没有歇息,他一夜未睡,却觉得异常的清醒。

朱祁镇随后将趴在他身旁,早已经睡过去的小丫头给抱到了侧殿床榻,他为小丫头盖好被褥后,没有停留就转身直接离开。

他吩咐了几个太监宫女,让他们不要叫醒小丫头。

一缕阳光升起照在整个紫禁城,朱祁镇坐到龙椅上,接受一大早百官们的朝拜。

一个时辰后,朱祁镇冷冰冰的将手中折子,甩到一个下方跪着的官员面前。

同时朱祁镇语带不满的说道:“吴大人,你说李张二位侍郎都是你的下属,但是为何朕却看不到你一个老臣好好的管教他们呢?一年三百万两银子,无一入我大明国库,看来你们礼部从上到下都觉得我大明朝是不缺钱了啊!吴大人,你说,朕说得对与不对?”

下方跪着的朝臣乃是礼部尚书吴大人。

朱祁镇甩下去的折子,则是锦衣卫递上来的关于教坊司每年收入的报告。

朱祁镇不打算打草惊蛇,但是这可不代表他不查教坊司的财务。

这么多钱,居然都进了那帮子狗官的口袋里,他怎么能忍?

吴大人一个年过五旬头发半白的小老头,俯首跪地的说道:“陛下,是臣管教不严,但是那教坊司本就不收任何税收啊!臣有失察之责,臣愿意领罪,但臣请陛下还望知悉,那教坊司乃是下九流龌蹉之地,那里的银子怎么能进入我大明国库呢?”

朱祁镇冷笑道:“呵呵,是,不能进入我大明国库,就能进某些礼部京官们的口袋里?”

朱祁镇说完厉声一喝:“锦衣卫带礼部左右侍郎!”

一声声太监的传唤声由近及远的响起。

随后两个一身红色飞禽文官补服的官员,就这么被几个锦衣卫押了进来。

说押进来是客气了,应该说是这两个人好似软脚虾一样被提溜进来。

一到近前,这两个官员直接瘫软跪在地上,害怕极了的俯首拜道:“叩叩……叩见陛下!”

此时朝堂上的诸位大人,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官,一个个都好似看死人一样的,望着被锦衣卫拖进来的这两个礼部官员——左右侍郎李张二位大人。

朱祁镇望着李张两位侍郎,他此时心中跟明镜似的,完全都不用开乾坤镜了。

朱祁镇从面前的龙案玉桌上又拿起了一份奏折。

他打开奏折念道:“每月分红万两入礼部左右二位大人,三年来合计三十六万两白银,期间拜帖……两位大人,你们真是好福气呀!只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能月入万两雪花银,这些雪花银可是吴大人说的肮脏之地出的银子,你们也不怕有辱了斯文?辱没了圣贤?还是雪花银太香了?香到你们都感觉不到,它出自于什么地方了?”

“陛陛陛……陛下!罪臣知错了,都是那教坊司实在是无人过问无人在意,所以罪臣才起了那份拿钱的心思!陛下,臣知罪,还望陛下宽厚仁德,饶恕臣的死罪啊。”

“陛下,臣也知罪,臣认罪,都是那教坊司的主事当初花言巧语!”

朱祁镇听到下面的人自己吐出了“教坊司主事”后,他心底里得意的一笑。

朱祁镇也不打算听这两个人废话了,他直接放下奏折,朝堂下喊道:“刑部尚书何在?”

一个红袍补服的官员站了出来跪拜道:“微臣在。”

——刑部尚书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