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祁镇的吩咐下,王振交出了玉玺,一脸老态往宫外走去。
朱祁镇则是来到了盘龙御道前,在众多锦衣卫和随行东厂宦官的注视下,一步步走上了盘龙御道。
这个御道,寻常人不能走。
状元可以在登科及第走一次,明媒正娶的皇后可以走(升迁的皇后没这个权利)。
除此之外,这就是皇帝的专属道路。
就算是六部尚书和内阁首辅都不能走。
一旦走了,这就是犯了僭越和欺君之罪。
轻则杀头,重则要灭九族。
朱祁镇踩着上面的盘龙往上走,两面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都是单膝跪下。
走到尽头台阶上时,随着贴身太监的一声“陛下驾到”,殿内的文武百官,都是趴在了地上。
“这感觉真好!”
朱祁镇走在大殿内,看着这些头也不敢抬起来的文武百官。
就这样,朱祁镇来到了御座坐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内文武大臣一阵山呼,让面南而坐的朱祁镇的内心有点飘。
透过殿门可以看到广场的浩大,以及面南的无边威严,坐在这似乎整个天下尽在自己掌控之中。
身靠龙椅,御阶下趴着的全是三品以上的官员。
这些官员都是当朝重臣,每一个拿出去都至少是封疆大吏的存在。
“爱卿们平身!”
朱祁镇内心有点激动,不过激动归激动,朱祁镇依然以着记忆中的惯例做事。
文武官员随即起身,分列两排。
文臣中,有郕王朱祁钰和于谦。
武将中,有杨洪和石亨。
其中,老一辈的重臣中,有成国公朱能以及英国公张辅。
朱祁镇看着这两排官员,根据记忆和历史上的描述在给这几人一个心理定位。
历史是前人评说,不可全信。
日常相处,人心隔肚皮,也不能全信。
当然,两者辅佐起来,朱祁镇内心能够更加精准的把握这些人到底如何。
可这么把握还是有些不够。
就在这一刻,朱祁镇的脑海里闪现一抹光芒,光芒如同镜子一般。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面带有光芒的镜子,呢喃着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朱祁镇感受着这面镜子,这面镜子里有着大量的信息,这都是真实的历史信息,不是根据前人的编造记录而来,而是根据时空记录仪而来,全是真实可信的。
朱祁镇挑选到正统年间的时空信息,根据这里面对当朝人物的信息记录,可以初步定为一些人士忠还是jian。
根据这光滑镜子的信息表示,这镜子可以读取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