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锤闻言拿出四把宝剑形状的刺刀来给众人观看。
“火铳装刺刀当长矛使用?”靳仁来和王一炮被朱子敬的这种新颖理念震惊,但很快就醒悟过来:“这太好了,火铳手打完子弹后在近战中也不用任人宰杀了!”
王一炮拿起刺刀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阵,还想到了一个问题:“这把宝剑……啊,是刺刀,还可以不用装在火铳上,在与敌人肉搏时当作短剑使用!”
朱子敬指着刺刀靠后的一个位置,说:“当然了,必要时这里还可以铸上一排锯牙,用来锯东西使用!”
明末的军队除了短柄三眼铳在打完子弹后直接当作狼牙棒使用之外,连在火铳上装刺刀的想法都没有,但朱子敬根据后世的理念,却搞出了一柄多功能刺刀了。
靳仁来对热火器的射击最感兴趣,刚才短管火铳射程已经震撼了他,迫不及待地就要试射,说:“大人,现在就装填火药试试这长火铳吧?”
“慢!”朱子敬挡住了靳仁来,示意陈大锤和工匠们使用麻布条将火铳身管缠起来,并解释道:“这是新火铳试射,为保证安全,缠布条防止炸膛!”
火铳之类的火器在战争史已经出现了两三百年了,但一直无法彻底抛弃冷兵器全面普及使用热兵器,主要的原因是热兵器的质量极其低下,使用火铳兵因为炸膛伤眼导致队伍中的独眼龙比例非常高。
但靳仁来认为既然要使用火铳,就不要有太多的顾虑,他对朱子敬的话语有些不以为然,道:“打一两发子弹,还不至于爆膛吧?”
朱子敬说:“我们今天的试射,就要让这四支火铳今天一直打到爆膛为止!”
靳仁来大为惊讶,他向来视火器为宝贝,听到朱子敬说出来的话觉得这是在暴殄天物,问:“什么?这是为何?”
朱子敬说:“这是新式火铳,我们必须掌握武器所有的性能数据,让使用者在作战时,方可对同类打制方法打制出来的武器有一个清醒的计算!”
站在旁边一直没说话的王一炮插话道:“打仗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对的,我们最好要知道我们武器的使用极限在哪里!”
靳仁来抚摸着长管火铳,很是心痛这样糟蹋武器,但他马上有了一个主意:“大人,这既然是试射火铳,但不能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朱子敬问:“哦,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靳仁来说:“我想是不是让多一些人来轮流试射这火铳,当作实弹射击训练了,以提升大家掌握火铳射击的技术,这如何?”
朱子敬觉得很有道理,反正后面的训练也会消耗大量弹药,还不如现在就试射及训练一起进行,便表示同意:“好,你推荐几个对火铳射击有一定天赋的人来参加射击!”
靳仁来一口气推荐了十二个人的名单,朱子敬命令这些人立即从练兵场赶来,参加新火铳的试射。
这些都是年轻的士兵,大多数人不但没使用过火铳,甚至连摸都没摸过这样的热兵器,靳仁来平时和他们接触过,用各种方式测试过,认为他们有一定使用火铳的天赋。
朱子敬亲自给大家讲解了新火铳的结构,并亲自示范操作,拿出装在盒子里的火药子弹包,用牙齿咬开小纸包,朝火铳膛内倒进火药,放进子弹,用通条压实,呯的一声爆响,朝百步外的铁甲靶标瞄准射击了一发子弹。
只见靶标动了一下,很显然,这已经击中了靶标,靳仁来跑过去查看,只见靶标上的铁甲已经被打穿,顿时高兴地跳了起来:“百步啊,真的能打中击穿百步外的装甲了啊!”
朱子敬听到靳仁来的喊话,放下长管火铳,说:“我们都不熟悉这新武器的性能,也许,还能打得更远!”
陈大锤有了试射短火铳的经验,此时也想知道长管火铳的性能:“那我们就将靶标移得更远一些吧!”
靳仁来布置好靶标跑回来,抢着说:“大人,这一次就由我来打吧!”
朱子敬见靳仁来劲头十足的样子,有意锻炼一下他,便道:“好吧,那下面都由你来安排众人的射击,但要时刻注意这四支火铳中的任何一支随时都有炸膛的危险!”
靳仁来非常兴奋,说:“是,大人,我一定为大人摸清这武器的性能!”
于是,朱子敬变成了一个旁观者,看着靳仁来安排众人移动靶标,并为了防止爆响声音破坏耳膜,要众人使用布条将耳朵堵得严严实实的,才开始轮流着试射四支长管火铳。
经过多次射击后,发现这四支长管线膛火铳的有效射程达到一百六十步也就是两百四十米,最远的表尺射程达到四百步左右也就是六百米左右。
后面下来便是进行连续的破坏性射击实验,靳仁来加上王一炮及十二个士兵,轮流使用四支火铳,装弹,射击,再装弹,再射击,打了一阵后,火铳管开始发热发红,缠绕着的麻布条竟然被点着火。
众人赶紧用水桶打来清水,给火铳管降温,水洒在铳管上,冒起哧哧的白汽,用手摸铳管的温度可以接受,众人又继续装弹射击。
一直从早上打到中午,吃了午饭之后又从中午打到黄昏,吃了晚饭之后,接着打到深夜,打得众人用来抵着射击的肩膀都疼痛红肿了。
打了四百发子弹后,四支火铳都由于受热后铳管膛线变形,铳管变软,有效射程降低到一百二十步左右。
朱子敬命令此时开始要格外注意炸膛,在铳管上缠绕更多的湿布和绳索,并在靶标旁边点起火把,继续朝靶标进行小心翼翼的射击。
没多久,第一支火铳炸膛,记录的射击子弹数量是六百六十九发。
接着,发现第二支火铳的铳管出现裂缝,记录射击的子弹数量是六百六十八发,第三支火铳铳管出现裂纹时,射击的子弹数量是六百七十五发,而第四支火铳则是打了七百五十九发子弹也炸膛了。
这与后世单兵武器动辄上万发子弹的使用寿命不同,这近乎原始的手工打制第一代火器也就这样了。
朱子敬对此下了结论:“长管线膛火铳的寿命可以确定为射击六百五十发子弹,射击四百发子弹后就要注意炸膛了!”
靳仁来、王一炮认为这非常厉害了:“这不错啊,能打上五六百发子弹都不炸膛,在大明军中,很多火铳只能打一两百发子弹就要炸膛了,运气不好的人使用一些火铳,才打了几发子弹就炸膛了!”
其实,明军使用的火铳质量是工匠制度的崩坏,贪官污吏们将大部分军费饷银都放进自己口袋了,工匠们自己连饭都吃不饱,别说还要养一家老小了,这样的情况下,工匠打造出来的火器质量肯定是繁衍了事或粗制滥造的。
朱子敬说:“我们不能与别人比烂,日后还要实验新的工艺方法,成倍地提高火铳管的使用寿命。”
此时,朱子吉也在场看着众人进行破坏性射击实验,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接受了采用铸造方式试制火铳管的任务,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只能在现场看看陈大锤等人使用卷钢片方式打制的火铳。
听到朱子敬的话语,朱子吉拿起一支炸膛的火铳,默默地观看,心道:我一定要用新方法制造出更坚固耐用的火铳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