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是不喜欢战的。
因为战争有太多的未知性。当国家陷入战争的时候,一切都变得不正常,一切都不符合原理。
社会各界的运作都要维护战争,就算发生战争期间黄河水泛滥,按照常理要派发粮食过去,但如果这个时候边军没粮,这个粮就要先派给边军。
所有的东西都要为边军服务,这是战争中的至高无上法则,所以文官不喜战。
尽管这些文官平时不太服气何千军,但是何千军刚刚大胜归来,身上的血腥味还没有散去,加上长年征战沙场,何千军不说话的时候,身上有一股肃杀的气质。
何千军要说话,六部尚书旋即安静了下来,是何千军赶走了鞑靼人,而且何千军与鞑靼人交战过两次,他是最有份量说是战是和。
“是战是和,现在还说不好。我想问一下户部尚书,现在国库还撑不撑得住一场大战争。”
户部尚书直接摇头说:“没钱,户部没钱。”
何千军哈哈一笑,好像户部有过钱似的。
“皇上要我给个说法,但是我现在也不知道如何抉择。这伙鞑靼人密谋入京,残杀百姓,烧毁了不少村庄,令我大明颜面尽失,百姓也损失不少,而且此事严重影响京城的百姓生活,影响了皇家的威严。所以我认为不管是战是和,大明威严不可丢。”
“先说说战,战争也有大战,小战,中战。眼下国库空虚,大战自是不可能的,可以小战,我方投弹兵可以奔袭边关,带上充足的炸药,炸他个几天几夜,这样就可以解决颜面的问题。”
“眼下正值寒冬,北方早已经冰封,草原之上更是度日如年,非常艰难。大局利我而不利鞑靼人。”
“再说说和,如今这波奔袭大明腹地的鞑靼人有鞑靼部落中的贵族,他们有求于我们。那好啊,要他们拿银子赎人,稍后我会亲自审问这些人,按照他们在鞑靼部落中的身份和地位要价。”
何千军给出了两个选择,却没有说他怎么选。
礼部尚书表情有些不悦:“国公大人,这两个选择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缺点,我等又何尝不知。你这说了等于没说嘛。”
夏言则没有出口讲话,他实在不敢再跟何千军中门对狙。毕竟这个首辅之位才还是何千军打赏他的。可不能因为自己一句两句话没说好,再得罪了何千军。
何千军哈哈一乐:“我觉得眼下是战是和,不宜做决定。先收龙各方情报,眼下我们对鞑靼部一无所知,也不知道他们有何动向。再者说,鞑靼的使者来到又如何,诸位莫非怕了不成?”
事实上何千军心中也没有决定,他不打无准备之仗,也不去做没有准备的决定。
这场鞑靼奔袭的事情发生的很快,结束的很快,但事情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谁也不清楚。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等:“那些被活捉的鞑靼人被关在了哪里?”
“剩余的鞑靼人,关在了府尹大牢。”
何千军定下了主基调。
六部尚书也觉得继续商量也商量不出个头绪,索性就各自散去,等待最新情况。
小朝会散朝之后,何千军在大殿门口等了一会儿,等到夏言出来,凑了上去。
“夏大人请留步。”
夏言被何千军叫到,立马一个激灵,像根木头一杵在原地,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国公大人有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