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嬷嬷说我的生母是因为生我难产而死的,她死后没有多久阿姊就和离了,然后带着我到了洛阳。
我是被她精心养大的孩子,甚至比她的孩子还要亲。
还记得小时候,调皮的子阳经常会被骂被罚,但是我却从来没有被阿姊罚过。
她对我真的很好,好到我完全不能接受她的离开。
还记得四岁那年,我和她一起回京都。
京都不比洛阳,她总是很忙没有办法顾及到我,但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陪我。
那一天是我私下里第一次见到爹爹,他趁阿姊不在家偷偷过来见我,我才知道为什么到了京都这么久,阿姊都没有打算让我和他单独相处。
他和我说了很多话,时间太久远,只隐约记得我哭了,还有那一句:“不准给你阿姊添麻烦,不然我就把你带走。”
阿姊很快就察觉了,从此我身边都跟着人,也不许其他人随意见我,包括他。
一直到离开那一天,我才再次见到他,他警告性地看了我一眼,我害怕得缩进嬷嬷怀里,怕他把我带走。
最后我还是平平安安地回到洛阳城,我很开心。
知道那个三皇子是我未来的姐夫之后,还缠着他学兵法,只是我不知道的是,他不喜欢我,因为我占据了太多阿姊的时间。
阿姊在的时候,他就专心教我,一旦阿姊离开,他就去看子阳练字或者教他骑马,对于我,他只是随意找了个人教。
我不敢和阿姊说,他真的好凶,但是对子阳和阿姊就很温柔。等他和阿姊成亲后,子阳的待遇就和我一样了。
而阿姊也知道了他做的事情,私下和我说,让我不要去和他学了,第二天阿姊给我找了好几个老师。
很快阿姊就生下了一对漂亮的小宝宝,太后娘娘和那个姐夫都很高兴。还想要让阿姊多生两个,阿姊没有说话。
后来她和我说,她当时差点就和芸娘一样了。
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芸娘是谁,只能安慰她,没有关系的我会保护她的,她说我还小,不用这么快长大。
回去后,我问了奶嬷嬷才知道芸娘是我和阿姊的生母,是因为生我难产而死的。
我吓了一跳,和嬷嬷讲了阿姊说的话,嬷嬷赶紧捂住了我的嘴巴,让我不要乱说话。知道是怎么回事之后,我对那两个小家伙一点好感也没有了。
太后娘娘和姐夫一直围着两个小孩子转,都没有注意到我和子阳,我们两个每天都会偷偷溜进去看阿姊。
后来,姐夫带着子阳到京都去了,阿姊很伤心,我问她怎么了?她只是说以后我就知道了。
等姐夫回来,我才知道子阳被留在京都,我问阿姊为什么,阿姊只是苦笑了一下,温柔地摸了摸我的头发。那个笑容真的好难看。
一直到五年后,太后去世,子阳才回来呆了两个月。他走时,我也和他一起离开了洛阳城。
她哭了,走之前她亲自下厨做了好多我喜欢菜式,那天晚上她喝了好多酒。
“止容,对不起阿姊保护不了你。”她哭着对我说了这句话。
“阿姊,没事的。到了京都我会照顾好自己的,阿姊也要照顾好自己。”我听到我用平静的语气说了这句话。
她苦笑着说道:“也是,我家止容这么聪明,怎么会什么都不知道。”说完,又灌了一口酒。
“阿姊别喝了,在喝就醉了。”我连忙劝道。
她只是偏头看了一眼我,没有说话,自顾自地给自己斟满了酒:“我敬你一杯!”
仰头饮下这杯酒,“啪”的一声,酒杯应声而碎。
“回到京都后,替我向芸娘上柱香吧!”说完,她起身出去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在原地,愣愣地看着她离去的背影。
不是不明白她为什么哭,连她那句对不起我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可能是因为我继承了爹爹的智慧,有很多事情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连她为什么道歉我都知道。
可是我不能说,我只是她的弟弟,一个无权无势什么都做不了的人。
后来我想这可能也是她早早离去的原因之一,身旁没有一个亲密的人,事务繁多。
自从子阳离开后,我就替代了他的位置,整天看阿姊是怎么处理公务,从中汲取经验。
她也会放手一些公务让我试着练手,我做不好,她也不会责怪我,只是会让我重新做。
其实我知道她不喜欢这些,子阳可能没有看出来,我倒是看出来了,她每天都会慢悠悠地批改公务拖延时间。
后来才知道她不喜欢姐夫,甚至可能是厌恶。
一去十几年,我一直在想她,可是她从来都没有到京都看过我和子阳。
后来迁都洛阳后,我又忙着到边关打仗,回来后,她居住在深宫,也不是可以每天都看到她。
我不是没有察觉到她已经逐渐老去,就像年迈的爹爹一样。
当初那个让我害怕的人,已经完全老去,像是一只年迈的狮子,只能无力地留在原地,被我远远抛在后头。
我总是以为还有机会,她还这么年轻,连爹爹一半的岁数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