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想是想的明白,但蔺卿还是不理解。
她出身江湖,总是弄不明白这些皇家的打算。
当她这个人素来豁达,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于是第二日,圣上下旨,晓谕六宫,皇城之中都知道三皇子从此之后养在了赵国长公主身边。
旁的嫔妃自然高兴,尤其是知晓了长公主是如何将三皇子从周婕妤宫门前带走时,心中不由地感谢周婕妤。
毕竟若不是她,陛下又怎会放弃这么一个已经十二三岁的皇子?
少一个皇子竞争,自己的孩子便多一分机会。
唯有那周婕妤,一边不高兴陛下没有惩治蔺卿的无礼,一边又有些庆幸将三皇子这么个烫手山芋解决了。
而她这样矛盾的心情,蔺卿自然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没兴趣去管。
因为她如今的心思都在三皇子穆忱身上。
不得不说,这穆忱的性子是真的孤僻。
也不知是因着出世便没了生母,还是在周婕妤那里受了太多磋磨。
他竟养成了沉默的习惯。
旁人同他说上十句,他未必会回一句,更别说旁的了。
那被蔺卿派了去伺候的宫人们,去了一次后都来蔺卿跟前哭诉,说实在无从下手。
因为三皇子完全不配合。
不管是吃药,还是更衣,抑或是用膳,从来都是沉默不语,岿然不动。
甚至连发脾气都不会。
就那样安静坐着,或者躺在床上。
任由宫人劝得口干舌燥也依旧不动。
因着他是皇子,又是长公主养着,这殿内的宫人也不敢强行动手,因此便只能去蔺卿跟前求助。
而两日蔺卿正好在替穆忱挑合适的兵器,想着日后好教他,便也没去看他,只是吩咐了人要好生伺候。
直到那些宫人找上来了,她才知道这些事,仔细问了情况后,便亲自去了三皇子的房中,去之前还特意将宫人都遣散,独自一人入内。
她进去时,穆忱恰好在放了早膳的桌边坐着。原本身边是有好几人伺候着的,想要劝他用膳,可无论怎么说,他都没有一点反应,只是微微低着头,一眼不发。
几个宫人也是没辙,正犯难时,恰好长公主来了,又叫他们都下去,于是一个个都如蒙大赦,忙见了礼退下。
直到殿内没了旁人,蔺卿在走到桌子旁,接着在穆忱身边落座。
“听说你不肯喝药,也不愿用膳?”她倒直接,连句开场白都没说,便直奔主题。
话音落下后便是死寂一般的沉默。
因为穆忱并没有回答她的话,整个人也没动,而是维持原本的模样,
蔺卿便又道:“怎么,是宫人伺候不尽心?所以你不肯用?”
还是一样的沉默。
若是换了旁人,只怕此时早就没了耐心,拂袖而去。
可蔺卿自幼养成的热心肠,加之知道穆忱原先经历的那些事,故而也没将他这态度放在心上,反而抬手,边舀了一小碗笋丝鸡皮汤,边道:“若是宫人伺候不尽心,日后我换几个人伺候你便是,身体是自己的,你这样不吃不喝,不难受?”
说着,将刚刚盛好的汤轻轻放在对方跟前。
“先喝点汤填填肚子,两日未用膳了,马上便吃硬的对胃不好。”
她说完,也没等穆忱有反应,反而又拿起另一个青花小碗,开始替对方布菜。
她的动作轻缓,并不显着急,同时还说了句:“我之前也没有照顾人的经验,你算是我第一个正经照顾的人,因此,若是我有哪里做得不好,让你觉得不舒服了,你记得提出来,否则我这性子,只怕都发现不了。”
蔺卿说这话时,眼神是落在跟前的菜上的,可余光也看见了,原本一动不动的穆忱,似是犹豫了会儿,接着便伸出手,将她先前盛好的那碗汤拿起。
“说来也是我的问题,我单想着替你挑件趁手的武器,日后好教授你武艺,却忘了你眼下正是病中,这两日竟一次也未去瞧过你。”她说着,将那夹了好几道菜肴的碗也放在了穆忱跟前,“日后这样的事不会再有了,你既养在了我身边,我也会认真照顾你。”
蔺卿起来的早,因此早早便用了早膳,平日这时候原是她固定训练的时辰,今日却罕见地坐在这里陪着这有些孤僻的少年。
她替对方夹着菜,时不时说上几句。
少年一直没回答,她也不在意,丝毫不因为对方的态度而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