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赐婚

裴申中状元还没有几日,在京城尚无府邸,他又已经从国子监毕业,也没有办法再住到国子监的宿舍里,所以这些日子他一直都住在自己京郊家里。

他家里住的远,从家里出发到与张卿卿约定好的地方需要花好些时间。他怕迟到,约好的是巳时一刻,他辰时初就已经出发了。可是谁知刚出门半个时辰,村子里就有个十来岁的男娃骑马赶上把他叫了回去。

“裴哥哥,宫里又有人来你家下圣旨,你快回去接旨吧!”

圣旨?

裴申惊了一下。

他是新科进士,按照惯例,他会先去翰林院当几年修撰,之后才能正式去六部或者各台阁领到一个实职。即便是有些进士出类拔萃,仅用几个月就可以领到实职,但是调令也不该是皇帝圣旨亲发。

好端端的,皇上为什么要给他发圣旨,真的好生奇怪!

“好吧,我这就回去领旨。”

圣旨一下犹如陛下亲临。全天下只有旁人等皇上的道理,哪儿会有人能让皇上等他?

他快点回去,希望那旨意可以快点宣完,兴许还误不了事。

张卿卿还在京中等他,他若是迟到了就不好了。

裴申和那男娃一起策马回村,路上那男娃还兴奋的跟裴申描述过来传旨的那些太监们的排场。

那些人来的时候抬了很多箱笼,大件小件的似乎都是金银财宝,似乎都是皇上要赐给裴申的。这次必定是有天大的喜事要掉到他头上了。

裴申闻言更加疑惑。

他尚未正式入仕就职,也没有什么功劳,皇帝好端端的为何要下旨赏赐他东西?

二人很快就回了村。

裴家小门小户,村里随便一个员外郎都比他们家的房子气派,可是这么一个简陋破旧的院子门口侍卫太监站成一排,还有宫里送来的箱子布帛,感觉顿时就不一样了。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幼都跑过来围观,比裴申当时中状元发榜时还要热闹几分。

裴申翻身下马,穿过人群回到了家中。

为首的大太监手举拂尘在大厅中等候,见裴申回来了,话不多说直接就宣了旨意。

那个大太监的官话说的很好,语速也不快,偏偏一整篇圣旨读下来之后裴申却听不明白。

他的头晕晕的,他能明白那圣旨里面说的都是让他厌恶的事情,可是偏偏扒在他们家门外围观的那些人却都已经忍不住开始恭喜起他来了。他的父母站在他的身侧,听到那圣旨里的事情也都是一脸喜色。

那大太监喊他接旨的时候他有些听不见,他只能隐隐约约能看到对面那人的嘴皮子在上下开合,耳朵里面一直嗡嗡在响。

那太监喊了几次要他接旨,他只是望着那太监不作回复。

“不,我不想……”

裴申摇着头往后撤了撤身子,似乎是想起身跑开,没想到裴母看他这副样子竟跑过来掐了他一把,替他接过圣旨塞到了他的怀里。

这可是圣旨,难不成他是想抗旨吗?

他若是真的抗了旨,那不管他是不是刚刚考上了状元,必定都是死路一条。

那大太监见裴申的神色便已猜透了七八分。

这个人似乎不太乐意接这旨意。

可是不乐意又能如何?这可是圣旨,谁还敢违抗咋地?

见到这般不识抬举的人大太监也有些心烦。但是皇帝既然已经铁了心要抬举裴申,他这个做奴才的倒不好公然下人家的面子。

“奴才恭喜驸马爷了。宣完了旨,奴才这就回宫复命去了。”那大太监屈身向裴申行了个礼。

裴申呆呆的立在那里,并没有理会那大太监。

裴父见场面尴尬,急忙拿出自家积蓄,给那太监塞了好大一锭银子。那太监收了赏银神色稍缓,走的时候又说了好几句吉祥话以示恭喜。

那太监走后村子里的街坊邻居也连忙跑过来道喜。一帮人将裴申团团围住,他想走却脱不开身。

“恭喜裴郎,中了状元不说,这马上又要做驸马爷,真是好福气!”

“裴夫子,恭喜恭喜,你们家申哥儿这次可真是光宗耀祖了。”

“裴大婶,家里有这样的喜事,是不是要办几日的流水席啊?”

“……”

裴家二老听到大家的奉承喜上眉梢,已经开始叫人去买糖给大家分发了。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自家儿子也是运气来了,一下子双喜临门不说,儿媳妇竟然还是皇帝的掌上明珠。

大家并没有关系裴申究竟是怎么想的。

裴家世代都是平头百姓,能有这样的运气很明显是祖坟上冒了青烟,裴申只要不是疯了,没道理不乐意。

邻居家小哥叫了裴申一声:“申哥儿,怎么还搁这儿发呆呢?乐傻了?大喜的日子,你不得说几句表示表示?”

裴母见裴申的表情不太对,悄悄拽了下他的衣袖:“申儿,怎么了?”

裴申自打听到那圣旨,整个人就如同被雷劈了一样,大脑一片空白。周围的人一直在跟他说话,他一个字也听不进去,乱糟糟的吵的他的头都要裂了。

他有些眩晕,两只脚飘飘然,似乎随时都能摔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