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后的日子真是不好过,尤其是初恋。杨静书总是回忆着她和高亮在一起的日子,总是念着他的好,记忆里只有美好的时光,其他的都要藏起来,藏起不舍,藏起心痛。一直傻傻的等待,想象着高亮还是会回到她的身边。
还是从于红梅那里得到高亮有了女朋友的消息,她慌乱了手脚,生气地拿出高亮的照片,指着照片骂他的薄情寡义,骂着,骂着自己却哭了。她几次下定决心去找高亮,把他重新夺回来,但都打了退堂鼓。她知道现在去找他已经太迟了,面对高亮她能说些什么,过去的感情再也无法挽回。
她更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高亮将要结婚的消息。她拿着和高亮的合影心痛不已,眼泪止不住地流下。她难过得用剪刀将两人剪开,又哭着用胶水粘合起来。拿着粘合好的照片,她知道尽管爱依然浓烈,但再也无法挽回。
绵绵秋雨已持续了近半个月,杨静书漫步在秋雨中,独自一人感受着秋的寂寥。持续的秋雨已接近尾声,细雨如雾般随秋风飘荡,沾在她的头发上、眉毛上、小巧精致的鼻子上,形成一层细密的水珠。淡淡的哀愁像这雨雾,薄纱般笼着心灵。思念也是那么的凄清,薄雾中似乎又看到萧瑟的背影,洒脱的笑容。
放下吧,也放过自己吧。虽然仍不死心,还那么在意这段情,也只能把他的名字刻在心上继续暖着,再也无法拿出来示人。虽然恨他,但还是祝愿他能够幸福。可自己的幸福又在哪里呢?杨静书踯躅在雨中,心情如天气般潮湿沉闷。
蓦然间一把伞遮在她头顶,一场秋雨一场寒,你怎么连伞也没打,还在雨中走这么慢,小心着凉。一个男子的声音传来。这个人叫张浩,比杨静书大两岁,张浩父亲和杨静书父亲是好朋友。两家人也曾经想促成两人,但被杨静书拒绝了,也算是杨静书的一位追求者。
这点小雨不算什么?谢谢你。杨静书紧了紧毛线的外套,才发觉外套也被雨水打湿了,毛线织成的外套不挡风,一股冷气直往皮肤里钻,不禁连打了两个喷嚏。
还说没事,这么不小心,别看雨下的不大,秋雨寒凉,容易伤风感冒,你这是去哪?我送你过去。张浩关心地说。
嗯,没事,我随便转转,这就回家,你忙你的去吧。杨静书说着又打了两个喷嚏。
真的没事?要没什么事我送你回家吧,赶快回去喝点热水,最好能喝碗姜汤暖暖。张浩把整个伞都遮在杨静书身上。
不用你送了,我这就回家,你去忙吧。谢谢你。杨静书回绝张浩的好意。
我没什么事,正好休假。这鬼天气十多天没见到太阳了,这场雨过后,天就更冷了。张浩坚持把杨静书送到家。
到家门口正碰上杨静书的妈妈,看到两人撑一把伞有点搞不清状况,急忙把张浩让到家里。杨静书道个谢就进自己房间换衣服去了,张浩和杨静书妈妈问个好,简单说了几句话也就告辞了。
杨静书换过衣服后,感到浑身发冷,喝了一大杯热水也没暖过来。她妈妈连连追问怎么和张浩在一起的,她只说了句碰巧遇到的,也懒得再说话。
当晚,杨静书就病倒了,嗓子疼痛,浑身发冷,头昏脑胀。量了下体温发烧到了38度,姐姐杨诗瑶一年前结了婚,不想打扰爸妈,只得自己爬起来,找了片退热药服下。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床上,裹着被子昏昏沉沉地睡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她病得更重了,脸通红滚烫,头疼欲裂,嗓子疼得喝水都困难,浑身没有一点力气。她挣扎着爬起来,却感到头晕得厉害,险些站不稳。
她妈看到女儿一夜病的变了个人,吓坏了,埋怨着女儿不注意身体,看女儿的情况路都走不好了,妈妈推出自行车,准备带她去医院。娘俩刚走出大门,正好张浩骑着一辆踏板摩托车过来。
阿姨,这是准备去哪?张浩打着招呼。
静书病了,发着高烧呢,我带她去医院。杨静书妈妈着急地说。
肯定是昨天淋了雨,受凉了。静书,你感觉怎样?张浩停下车。
头晕得厉害,嗓了疼。杨静书话都懒得说了。
阿姨,静书病得不轻,你骑个自行车也不方便。这样吧,我骑摩托车先带静书去医院,你后面跟过来。张浩说。
不要了,别耽误了你的时间。杨静书还硬撑着。
哎呀,都到什么时候了,我专程来看看你的,正好赶上了。快上来吧,都病成什么样了,还硬撑着。张浩关心地说着。杨静书的妈妈扶她坐上了张浩的摩托车。
挂号,看医生,开药,在急诊室打上点滴。杨静书难受地闭着眼睛,张浩陪坐在旁边看着药液一滴滴输入杨静书的血管。
把药喝下去吧,这是抗病毒的。张浩把药瓶插上吸管。杨静书接过来,艰难地喝下去。
你休息一下吧,水打下去热就能退了,会舒服一点。张浩脱了外套,盖在杨静书身上。他耐心地陪着杨静书,直到两瓶水打完。
两瓶水打下去,烧慢慢退了,头也不那么难受了,只是嗓子还疼痛难忍。我怎么病的这么厉害,我妈呢?杨静书忍着痛说。
我让阿姨先回家了,你好点了吗?你发烧三十九度,肯定是昨天淋雨受了风寒。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这么不小心,我昨天把你送到家一直放心不下,今天一早就想过去看看你,正好遇到阿姨准备带你来医院。医生给你开了三天的药,先打三天再说。张浩言语中满是对她的关心。
谢谢你,耽误你这么长时间。我感觉好多了,只是嗓子还疼得厉害。杨静书回答。
回家多喝点水,好好休养几天。张浩伸手去扶她。
没事,还没到需要人扶的地步。杨静书避开了张浩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