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书对待工作态度认真,可以说是兢兢业业,成绩突出,即使家庭的种种不幸,她都忍耐着没有耽误到工作。一旦进入学校,她就会进入到忘我工作的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刚刚上完上午的第二节课,课间又在教室里辅导了两个掌握不好的学生,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办公室。拿出办公桌抽屉里的手机,才发现有几个未接来电,全是周兰花打来的,她急忙回拨了过去。
喂,是静书吗?孩子这两天生病了,吵着要见你,你要有时间就过来看看孩子吧。周兰花说道。
怎么了?天气变化,这段时间生病的小孩特别多,是不是感冒了。杨静书问。
不知道,可能是吧,一直叫唤嗓子痛,给吃了药了,现在老是咳嗽。周兰花说。
好了,我知道了,我现在就请假过去。杨静书担心起来,周兰花是个文盲,年纪又大,孩子一咳嗽只会用土办法喂点香油,要不是病得厉害她也不会给自己打电话。
匆匆忙忙赶到家里,几天不见儿子好像瘦了很多,小脸发黄无精打采的躺在床上。看到她只是抬起双手,连妈也没叫出来就是一阵咳嗽,直咳得憋的小脸发红。杨静书抱过儿子,抚摸着儿子的后背,用自己的脸贴住儿子的小脸才感觉到烫得很厉害。
这是在发烧呢,怎么病的这么厉害才给我打电话?温度计在哪里?杨静书生气的问周兰花。
温度计昨天摔坏了,我摸脑袋也不怎么热吗?给吃过药了呀,怎么会咳嗽得更厉害了。周兰花小心地说。
这是大人吃的消炎药,怎么能给孩子乱吃。杨静书拿起床头的药盒生气地说:不行,要赶快去医院。她急匆匆地给孩子套上厚衣服,抱起来儿子就出了家门,周兰花紧紧跟着她,一步也不敢停留。
医生,孩子情况怎么样?杨静书小心地问医生。
孩子发烧四十度,肺部严重感染,这才送到医院来,你这做家长的怎么这么不负责任,抓紧办住院手续。做了各项检查,医生非常生气地责备杨静书。
愧疚万分的杨静书不敢怠慢,留下周兰花照看孩子,自己抓紧交费办住院手续,病房病人住的满满的,根本没有床位,连走廊也住了许多新来的病人,只得也在走廊的边上临时加个床住了下来。
儿子从小就怕打针,连哄带骗费了好大劲才把针打上,她温柔地握着儿子的小手,抚摸着儿子的脑袋,给儿子讲故事,哭闹的儿子渐渐安静下来。
妈妈,奶奶说你只要姐姐,不要我了,是真的吗?天真的儿子问她。
没有,妈妈要小宝,小宝是妈妈的宝贝,妈妈怎么会不要小宝呢?杨静书哄着儿子。
那你为什么天天不回家陪我,幼儿园的孩子都有妈妈陪,小宝没有妈妈,也没有爸爸。我不要奶奶,我要妈妈。不懂事的儿子哭着说。
小宝听话,妈妈这不陪着你了吗?妈妈永远不离开小宝,以后妈妈天天陪着小宝。看着伤心的儿子,杨静书心如刀割般难过。
我不信,你总骗我,我不要离开妈妈。儿子已经不相信她的话。
小宝放心,妈妈这次一定不骗你,妈妈和小宝拉勾,妈妈以后会每天陪着小宝。杨静书伸出小指和儿子拉了勾,儿子才破涕为笑。
陪着儿子笑,心里却在流血流泪,自己是个不合格的妈妈,看着儿子病成这样,自己还配做母亲吗?她后悔万分,悔自己不听高亮的话,悔自己轻信张浩的谎言,悔自己太懦弱放过了张浩,弄得自己有家不能回,一双儿女被迫分离,自己不能兼顾。
心疼儿子,她一时一刻没有离开,夜里只能坐在小凳子上守在儿子的旁边。看着熟睡中的儿子不时咳嗽,嘴里梦呓般说着听不懂的字符,她轻轻拍着儿子,抚摸着儿子的胸口,希望能减少儿子咳嗽的痛苦,儿子伸出小手紧紧抓住她,嘴里梦呓般说了句:妈妈,别离开小宝。她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泉水般涌出来。
走廊不是病房,夜里尤其的冷,虽然没有外面风大,但也明显能感觉到空气的流动。病人都睡着了,四下里静悄悄的,杨静书孤身一人坐在小凳子上,来的匆忙没穿太厚的衣裳,觉得冷风从裤腿、领口、腰部直往身上钻。她害怕冻着儿子的脑袋,两只手轮流捂着儿子的头。到了下半夜,她的脚和小腿已经冻得麻木,后背冻得生疼又僵硬,脖子仿佛已经不能转动。她用坚强的母爱就这样忍受着,如同一尊雕塑般坚守了整整一夜。
住了五天院,儿子不再发烧,咳嗽也好了许多。拍了张x光片,医生看后轻描淡写地说:肺部感染基本控制住了,可以出院了,出院后要加强保暖,药不能停,继续吃,一个礼拜后来复查。
可我儿子还在咳嗽,是不是再住两天院观察一下。杨静书有些不放心地说。
水今天挂完就没有了,住这也没什么意思,再说住在走廊也有许多不便,还是没有家里条件好。回家记得按时吃药就可以了,一定注意观察,有问题及时送医院来,别忘了一周后来复查。医生仍坚持让她儿子出院。
那好吧,我去办出院手续。杨静书没办法,只能让周兰花照看儿子自己忙着去办手续,心想可能是病房床位太紧张,医生才让儿子提前出院。可儿子明显还没好利索,回到家里,那个糊涂的周兰花连字也不认识,那一大包的药哪里弄得清怎么吃,根本不可能照顾好儿子,不行,自己要把儿子带走照顾几天。
排了半天队,匆匆忙忙办好出院手续,来到病房,儿子的病床已经空无一人,连物品也没有了。不用说,一定是周兰花把儿子提前带回家了,杨静书忍住气赶往家中。到了家,儿子正高兴的和女儿一起玩,两个孩子看到妈妈来了,一起跑过来每人拉着她一只手,蹦蹦跳跳地叫妈妈。杨静书脸上带着笑,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鼻子酸溜溜的,眼睛也潮湿了。
周兰花正忙着做饭,看到杨静书回来了,做贼心虚般出来和她打招呼:静书回来了,忙了几天累坏了,你先歇歇陪陪两个孩子。
你们怎么也不和我说一声就提前回来了?杨静书埋怨道。
小宝一听说可以回家了,吵着要回家找姐姐,我们等你老半天,不见你回来,就给护士打个招呼先回来了。周兰花讪讪地说。
小宝还在咳嗽,医生也说小宝还没好利索,我估计是医院病床紧张才赶我们提前出院,孩子还要继续吃药注意观察,小宝放这我不放心,我要带小宝到我那住几天。杨静书说。
静书,你带小宝走我不反对,这不是小宝生病了吗?我一会不看着小宝心里就给猫抓一样难受,你就当可怜可怜我这个老太婆,别把小宝带走好吗?周兰花说着竟抹起了眼泪。
我不带小宝走,这么多药要吃,你也分不清呀,孩子病还没好利索,不是我想和你抢孩子,还不是为了给孩子治病吗?杨静书说。
哎,我是老了,可还没到不中用的地步,最起码我能给你帮帮忙,买个菜做个饭,你一个人带两个孩子白天还要上班,也忙不过来呀。我求求你,你就在这住上几天,等孩子病好了再走行不行?周兰花央求着说。
我已经离了婚,再住到这里也不方便,小宝我一定要带走。杨静书态度坚决地说:小宝,过来,跟妈妈走。
妈妈,我不想走,我不想走,妈妈也别走,小宝不想离开家,妈妈答应小宝要天天陪着我,妈妈不许走。儿子一看情况不妙,立即扯住杨静书的手撒起娇来。
静书,别惹孩子不高兴了,他正病着呢。看在孩子的份上,你就在这住几天吧。周兰花再次央求道。
看着瘦弱的儿子,杨静书心疼不已,乖巧的女儿站在自己身边,抬头看着她,眼睛里是对弟弟的万分不舍,儿子拉着她的手,由于焦急又剧烈地咳嗽起来,她的心软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