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晚要跟赵家认干亲,傅宝英又在离岛多住了一天,可给她高兴坏了,她觉得跟姜晚之间一点生疏的感觉都没有,相处起来就像是多年的母女那样自在。
她觉得,姜晚就是老天补偿给她的,那个三个月不到就滑胎失去的孩子,她在心里断定,那一定是个女孩儿,如果能生的下来的话,就是她的宝贝女儿:晚晚,她一早就给起好的名字。
不过这个遗憾现在也已经弥补上了,她有女儿了。
晚上的认亲宴是在丁叔家办的,食材大半都是姜晚给准备的,她看着这个月所剩无几的票据发愁,肉票是早就花光了,油票也没了,她上辈子拿手术刀救人毫不含糊,精准的一丝不苟。
到了过日子上,还是得跟丁婶、韩大娘多学学,她们家都是精打细算,到月底还攒了有肉票呢。
“顾北川。”姜晚抽空给男人看了粮票本副食品本。
“完了,我也太不会过日子了,你过生日、再加上今天认亲宴,我给一个月量的油、肉、副食品票用的差不多了,咱们家下半个月只能吃水煮青菜、水煮鱼、水煮白萝卜了。”
顾北川笑了,“别发愁,我有办法给你弄来票,你等等我。”
他倒也没觉得媳妇不会过日子,生日是为他过的,认亲宴也省不了,他转身出去,半个多小时就回来了,还带了一大把各种票据。
粮票、油票、豆腐票、鱼票、大豆票面粉票调料票,林林总总的一大把。
“你看看,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有些可能过期了。”
“你哪儿弄来的啊?”姜晚挑挑拣拣,给过期票挑出来。
“团部里的那些单身汉子们,发了票也没地方用,有些家里太远了加上老家在农村也用不上,就攒下来这么多。”
顾北川凑到姜晚身边,一副任打的模样,说道:“为了弄这些票来,我许了他们一顿饭,等下个月发了工资领了钱票,还得请他们来家吃一顿。”
姜晚数了数手上能用的票,问道:“那好吧,来几个人啊?”
如果是四五个那还凑合,再多,扣掉那些不能用的票,可就亏了。
顾北川去找票的时候,也不管他答不答应,那些个单身汉们一窝蜂的都要来吃饭,少数服从多数就这么给他的拒绝驳回了。
“大概七八个吧。”
姜晚:……这七八个填不饱的愣头青们一来,还不得又给她半个月的口粮吃掉啊。
“顾北川……”姜晚叹气,“你比我还不会过日子。”
她趁机就说了想去服务社上班的事,“我去上个班,还能给家里多领一份票。”
最主要的,是等明年五月那个年代的到来,她有能力在离岛这里说上话,能改变一些事情。
顾北川原也没想让姜晚出去上班,怕她累着,不过现在妇女都能顶半边天,她想做什么就去做,以后自己尽量早回家,帮着分担家务就好。
他点头,“好,你做你喜欢的事,只要别离开这里就好。”
认亲宴请了宋政委做见证,许岚也来了在丁叔家拼了两张大桌子,还请了好邻居韩大娘一家,大家比过年还开心,热热闹闹的吃了顿晚饭。
顾小鱼望着这么多人都傻了,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婶婶,我现在有好多爷爷奶奶了,廖奶奶、傅奶奶、丁奶奶、韩奶奶,好多啊。”
姜晚摸着他小脑袋,“怎么样,幸福吧。”
顾小鱼点头,“我现在特别幸福。”
丁婶和韩大娘一看顾小鱼给她们俩都算上了,心花怒放都动手去抱,结果丁婶子手快一步,给顾小鱼捞在怀里。
顾小风乖乖的爬到韩大娘腿上,“韩奶奶我跟你好,你想抱小鱼,一会拿我跟丁奶奶换。”
大家哈哈笑起来,都说顾小风乖巧的让人心疼。
姜晚虽然也笑了,但是她心里挺焦虑的,小风这性格将来吃亏啊,太善良了。
吃完饭,女人们在灶台下边收拾碗筷边唠嗑,姜晚跟许主任说了,她跟顾北川商量过,等从京市回来就去上班。
傅宝英听到了,眉头一喜,“晚晚,你要去京市啊?”
“是啊妈。”本来是要喊干妈,可是姜晚上辈子就叫惯了爸妈,她这么称呼傅宝英显然更高兴。
“我婆婆在京市还有两套房子,我去给收回来。”
“那正好我也要回京市,你定个日子,咱们娘俩带着孩子一起回去。”
“好。”姜晚答应了。
过了几天,顾北川挑了个去京市公干的任务,和姜晚、傅宝英带着孩子一道儿去京市。
下了火车,姜晚就看到了熟悉的建筑,这个是她出生的城市啊。
莫名的熟悉。
“妈,你带小刀他们先回家,我跟北川去收房子,收了房子我就回家去。”
傅宝英点头,她有车来接,“你还不知道家里的位置吧?我画个地图给你。”
姜晚:……她能不知道吗?她上辈子住到去外地读医科大才离开家的。
“不用画地图,我回头问顾北川,他来过一次记得路。”
等傅宝英带着孩子们上车回家,顾北川说道:“晚晚,我先陪你去收房子,再去找赵政委。”
按理说赵彦儒和姜晚认了亲,他该叫一声岳父,只是现在还没适应的过来,叫起来很别扭,就依旧按部队上的称呼来。
姜晚笑着看他,“你傻啊,京市的两套房子都被虞美琴的两个女儿女婿住着,虞美琴这些年存的棺材本都叫我一次性让她赔光了,还倒欠了那么多外债,她女儿女婿恨死我了呢,我现在去不是吵的一地鸡毛吗?我可不想去跟她们吵架。”
顾北川看她胸有成竹的样子也笑了,媳妇好像做什么事情都提前筹划好。
“你打算怎么去收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