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典韦的脑袋瓜子一转,猛然按动了指挥仪上的转换开关。一下子,俄文变成了中文。
“火箭炮四营,准备射击!”军威看看炮群前进的态势,只有体量较轻的火箭炮四营全部跟上了自己,只好让他们先行发威,
因为,相对于榴弹炮、坦克炮来说,火箭炮威力更大,几发炮弹过去,一旦燃烧起来,被告攻击的目标就会烧个荡然无存。
轰!轰!轰!火箭炮营接受了命令,几枚火箭弹立刻呼啸而出了,军威正要观看指挥仪上前方传来的炮弹落点,但是,指挥仪屏幕上一片漆黑。
“强电磁干扰。指挥仪失效了。”典韦见这种情况,大声地提醒军威。军威下意识地朝俄军坦克部队看过去,
见他们的坦克停了下来,指挥车上的首长下了坦克车,挥动了手里小红旗。看来,他们好象是要运用原始的指挥手段了。
既然是这样,那就是说,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军威操起身边的小红旗来,立刻打开指挥车顶棚窗口,自己率先站在了指挥车顶部的踏板上。
“军威,注意安全!”孙政委大声地提醒他,但是,此时此刻,政治首长帮不了什么忙,指挥作战是军事首长的责任,孙政委只能配合,不好说什么。
军威站在车顶,看着自己的炮群都停车了,几个营长也站到了炮车的顶端,准备接受他的旗语命令。
军威伸出小红旗,使劲地转动了两个圈子,命令各营,停车期间,实施区域内机动射击。
区域风机动射击是军威通过《军情简报》,向西北炮兵部队学习的炮兵群新战法,
炮兵作为中国陆军中数量最大的兵种,在未来战争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对付敌人的快速反应系统。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火炮占领发射阵地后,射击前的准备时间太长。
以前通常的做法是,先发射一发炮弹,然后换一个地方,再打一发,按照上级的规定,一般在战斗中,只换一次阵地。
这样的战法,容易让敌人从我们的弹道中识破我方阵地的方位,暴露目标。同时,发射准备时间太长,浪费时间。
后来,西北某炮兵部队找到解决的办法,研制出了“区域内机动倍增射击”的新战法,在实战演习中,效果很好。
这种新战法,简单地说,就是炮兵营在一定地域内选定一定数量的发射阵地,在各阵地间频繁转移,增加转移的次数。
同时,通过改进装备,让发射准备时间缩短。当敌人通过弹道发现一个阵地时,我们已经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并使用数倍于目标的力量对目标进行打击。
这种办法,使炮兵的发射时间,从过去的18至25分钟,缩短到现在的6至8分钟;发射阵地转移,
从过去的一次到现在的无数次。大大提高了火炮的战场生存能力,实现了炮兵作战能力的大幅跃升。
这种战法是由汽车牵引炮发明的,军威看了这条经验,觉得它适合于自己的自行火炮。于是,在学习人家先进战法的基础上,对如何增强火炮机动性做了改进。
并强调,增强机动性是为了更好的歼灭敌人,保存自己,就弱化了发明者的倍增射击做法,
强调机动后的精确打击,这样演练了一阵子,效果很好,今天,正好是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接到军威的命令,各营炮车好像是蚂蚁搬家,在阵地间穿梭往返起来,尤其是火箭炮营,打一炮换一个地方,简直是打起了麻雀战似的。
不大一会儿,敌方的火炮还击了。但是,它们的炮火好像是准确设计了一般,发发炮弹都落在了空地上,
没有一发炮弹击中目标。看到这边打的热闹,连俄军的坦克兵都朝这边树立了大拇指。
“军副旅长,电磁干扰解除了。请进车指挥!”正打的热闹,军威听到了参谋长的喊叫声。军威嘱咐大口径炮一营“狠狠地打一个连发!”才恋恋不舍下了车顶。
导调大厅里,只见5国参演部队的参谋人员正在向各战役指挥所拟制下发导调文书,但闻键盘敲击如雨,此时令行无声实际上是数据正在奔流着。
“呵呵,你们第三集团军的炮兵旅,进展迅速啊!他们的突击炮,简直可以和俄军的t_72相媲美了!”导调部总指挥副总参谋长刘将军以夸赞的口吻说道。
这时,只见显示屏幕上出现了战场上生动的一幕:茫茫草原,狂飙乍起。俄军7辆坦克车卷起漫天烟尘,
如锥子一般直插敌巢。然而等到车门打开,从俄方战车中一跃而下的,却是一名p的军官。
“他就是那个军威副旅长吧?”刘将军询问电脑前的文青。
文青看到眼前的一幕,不由地嫉妒心起,忘记了刘将军问的是什么了?竟然会怔怔的说道:
“刘将军,既然炮火保障的任务完成了,炮兵部队是不是应该结束战斗了?”
“让你们的突击炮再突击一下嘛!恐怖分子的据点地形复杂,步兵冲击中说不定哪儿就会出现火力暗堡,我看,应该让军威的突击炮再冲一下。”
刘将军说完,也不注意文青的表情,迈着方步走开了。
别看将军迈的是方步,他的心里却是火烧火燎的。因为,开战之后已经是几个小时了,至今还没有发现恐怖分子据点的准确方位。
侦察参谋们紧紧的盯着屏幕,几乎将眼前的阿拉木图小镇放大了几位观察分析,但是,由于分辩率有限,他们在一大片房屋中实在难以确认恐怖分子指挥部的准确方位。
“派咱们的无人侦察机出动。”刘将军见正常观测无效,只能采用最现代化的手段了。
于是乎,在看似寂静的小镇上空,一架纤小得肉眼几乎无法识别的“幽灵”——中方察打一体无人机快速移动,悄然抵近了疑似恐怖分子据点的上空实施空中侦察。
导调部内,无人机侦察到的敌情视频画面源源不断回传。突然,一位参谋欣喜地发现:房屋群北侧出现一栋隐蔽式简易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