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刘建一行人朝着项目部据点走去。其中,周林生和黄德清走在最前面,赵金龙落后两人半个身位,刘建和张骞跟在赵金龙后面,徐爱华和冯文斌走在最后面ashash他们也要参加会议。
通常来说,施工现场出现质量事故,施工队老板都会忧虑,但此刻的徐爱华,脸上没有半点忧虑。因为,他通过之前与赵金龙私下沟通,有信心可以在不返工的前提下解决问题。
此刻,他走在人群最后面,一脸冷笑地盯着刘建的背影。一直以来,他都对刘建不满乃至敌视,但因为刘建的身份,为了利益,他一直选择忍气吞声,甚至在刘建面前装孙子。刚才,他亲眼目睹了刘建揭短赵金龙的全过程。而他了解赵金龙,知道赵金龙是一个瑕疵必报之人,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刘建。
事实的确如此,赵金龙跟在黄德清和周林生身后,思索着可否动用资源,利用这次事故的契机,撤掉刘建在项目部的职务,甚至直接将刘建调出项目部。思索过后,赵金龙认为难度不小。
一来,王忠国在单位德高望重,有他支持刘建,公司领导必然有所顾虑。二来,刘建是周林生亲自点的将,哪怕公司领导层对刘建不满,也要征询周林生的意见。周林生会因为刘建的一次工作失误,就换掉刘建这个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部长?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吴振涛早已按照周林生之前的指示,将桥桩质量事故分析报告打印了好多份,在会议桌上摆得整整齐齐,此刻焦虑不安地守在门口。他上班不到一年,第一次遇到这种质量事故,多少有些紧张。
黄总、经理、赵部。旋即,当吴振涛看到周林生带着黄德清一行人朝着会议室走来后,立刻出门,主动迎上。
或许是因为心情不佳的缘故,黄德清非但没有回应吴振涛,甚至连点头这样的动作都没做。周林生则是问道:小吴,质量事故分析报告打印好了吗?
打印好了,经理。吴振涛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一样,同时双手僵在空中,有些不知所措。
走在人群最后方的徐爱华,看到这一幕,不由皱起眉头,对自己女儿这个男友愈加的不满。
振涛,你也参加会议,做好服务和记录。刘建也发现了吴振涛的不安与茫然,上前对吴振涛安排道。
好的,部长。吴振涛下意识点头,不再像刚才那般茫然,而是很麻溜地将事故分析报告分别给了黄德清、周林生、赵金龙、刘建和张骞各一份,然后给众人的茶杯添水。
刘建,你读一下事故分析报告周林生做出指示。
不用,我们自己看。黄德清皱着眉头,看着事故分析报告,头都没抬,直接打断了周林生的话。
周林生闻声,面子有些挂不住,但也没说什么,而是拿起保温杯喝了口水,以此掩饰尴尬。
刘建,事故发生的时候,你和王忠国不在施工现场。你们去了哪里?黄德清仔细看完事故分析报告之后,抬头冲刘建问道。
黄总,王总工今早在施工现场贫血昏迷了,我送他去医院了。事故发生时,我陪他在医院治疗。刘建如实答道,但依旧隐瞒着王忠国的病情。
刘建,我知道,你跟王忠国师徒情深。你担心他的身体,也情有可原,但你也应该知道,今天的施工是多么重要!在关键时刻,你们两个负责包保盯控的项目部领导统统不在场,这能说过去吗?如果你让其他人送王总工去医院,你在施工现场盯着,还会发生这种问题吗?黄德清将事故分析报告扔在身前的会议桌上,劈头盖脸地训道。
黄总,今天确实是我的失职,我愿意接受公司的处理。刘建没有为自己和王忠国辩解,当场认错、表态。
黄总,主要责任在我。张骞也开口表态了。刘建带着王忠国去医院之后,他是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唯一的包保盯控干部。
还还有我吴振涛下意识地跟着开口。虽然身为实习生的他,按照规定,不能包保盯控施工,主要是充当刘建的助手,帮助刘建处理一些事务,但他还是主动接受处理。
你们什么意思?是不是觉得,公司处理不了你们?赵金龙突然冷哼一声。原本黄德清矛头直指刘建,张骞和吴振涛跟着请求处理,等于变向地帮助刘建解围了。毕竟,真正论责任的话,张骞肯定是第一责任人。这不是赵金龙想要的,他想让刘建承担主要责任。
黄总,关于处理的问题,我稍后会打电话向高总、贺书记汇报,并且以项目部的名义上报处理方案,让公司定夺。我认为,当务之急,我们要做的是怎么解决问题。周林生皱眉看了赵金龙一眼,然后将目光投向黄德清。
黄德清闻言,也皱起了眉头,再次重问道:问题真的严重到了事故的程度?
是的,黄总。刘建再次给予肯定答复。
我看你们在事故分析报告里写必须拆除桥桩,重新施工?黄德清一针见血地询问关键。
愕然听到黄德清的询问,徐爱华不由感到心头一紧,连忙将目光投向了赵金龙。
赵金龙察觉到了徐爱华求助的目光,但没有看徐爱华,而是皱眉盯着刘建,冷冷道:刘建,请你搞清楚自己的身份。你是项目部的工程技术部部长,不是监理,也不是咨询设计单位的人,更不是高铁指挥部的人ashash你有什么资格认定就是事故?你又有什么资格直接定解决方案?
赵部长,难道我们做错了事情,一定要让别人指出来,才认为自己错了吗?
刘建迎上赵金龙的目光,不卑不亢地与赵金龙对视着,一字一句道:桥桩首次混凝土浇筑数量不够,桥桩之中掺杂了大量泥浆,这会直接导致桥桩承载力不够,只要是懂技术的人,都知道那就是一根废桩
刘建,你这是在说我和黄总不懂技术么?赵金龙冷笑着打断刘建的话,然后余光清晰地看到黄德清的脸色很难看。
我只是在阐述事实。刘建知道自己刚才的话有可能会得罪黄德清,但他并不在乎,而是一脸正色地回应赵金龙。
我看你太自以为是了!赵金龙冷声指责。
黄总,我之前跟王总工也沟通过,他也说这是质量事故,必须拆除桥桩,进行返工。眼看赵金龙又和刘建针锋相对了起来,周林生再次开口圆场,而且搬出了王忠国。王忠国是中铁工程局西北分公司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铁路施工专家,他的话有权威性。
周经理,王总工是我们公司的技术专家,他的业务能力毋庸置疑,但他毕竟不在施工现场,对具体的情况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个人认为,他的判断未必准确。而且,就算是事故,也要监理、设计咨询和建设单位一起认定。赵金龙找了一个合理的理由反驳周林生的话。
周经理,我认为赵部长说得有一定道理。我们自己先入为主,直接认定是质量事故,进行返工,这多少有些欠妥,还是等几家单位一起进行现场调查后再做定夺。毕竟,一旦返工的话,将会造成损失、影响工期,同时也会对公司的声誉造成影响。赵金龙的话音刚落,黄德清便开口表明自己的态度。
黄总,真的不需要其他单位来认定,这就是一起质量事故,而且必须立刻对废桩进行拆除,否则等混凝土彻底凝固,再想拆除的话,难度将会大大提升,所消耗的时间和费用会更多。刘建直言不讳道。
黄德清闻言,顿时一脸铁青,眉目之间的不悦瞬间变成了恼怒。但他毕竟是领导,没有立刻发火。赵金龙将黄德清的表情变化尽收眼底,知道刘建今天是彻底将黄德清得罪了,心中冷笑,同时冷眼盯着刘建说道:刘建,难道就凭你一句话,就认定是事故,必须拆除吗?你也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吧?
那你又凭什么认定不是事故?
这一次,刘建没有给赵金龙好脸色,直接冷声反问,既然你认为不是质量事故,那你愿意为你的言论,承担一切责任吗?
刘刘建,你什么意思?我为什么要承担责任?你要知道,是你的严重失职,导致了问题发生,而不是我!赵金龙一脸恼怒,先是撇清自己与这件事的关系,然后主观臆测地指责道:虽然我的未婚妻曾经跟你有段感情,但那已经过去了。你不要因为这一点,把你对我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赵金龙,你想多了,我只是就事论事。倒是你,没有任何依据,就认定不是质量事故,居心何在?刘建面无表情地回应。
居心何在?刘建,你耳朵聋了吗?你没听到黄总刚才说,如果认定为质量事故的影响吗?赵金龙被戳到了软肋,但并未惊慌,而是很聪明将黄德清当成自己的挡箭牌。
果不其然,黄德清也恼了,直接冷声问道:刘建,你是不是也想让我为刚才的话承担责任?或者给你写一份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