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十七章:灵车漂移

甚至,不止杭州市有这样的政府机构,全国各地城市都设立有这样一个机构,然后形成一个触及全国所有角落的庞然大物……

方仙越想越觉得很有可能。

方仙经过了一番艰难的交涉,终于进入医院了。

进入医院后,他发现这里阴气虽然重了点,但是并没有任何不同的地方。

接近傍晚方仙坐在一辆滴滴上,转头看着那个医院。

他没有想过的是,里面竟然没有鬼,不管有没有,反正他就是没有找到,但是里面的确有武警和道士。

什么时候我也相信那些沙雕的网友,又被骗了一波。

肯定是那个蓝色月亮的锅。

方仙开始了玩手机。

他又看到上次那一位作者又更新了一条消息。

大家好,我就不自我介绍,我家住在湘西一个很偏远的小山村,几年前村里才刚修通一条水泥马路,县长说这是国家出钱在全国扶持贫困山村。

我小时候会经常缠着爷爷给我讲故事。

听爷爷讲,在改革开放前的古人,各地私刑、严酷刑法的现象十分普遍。其中有几种死法最邪门,死后怨气也最重,会经常发生一些怪事。

像俱五刑、醢(hǎi)刑、锯割、炮烙、虿(chài)盆、人彘(zhi))、烹煮、剥皮、抽肠、腰斩、车裂、五马分尸、活埋、剖腹、骑木马驴、浸猪笼…

都是在爷爷口中,古代最常见到的酷刑死法。

俱五刑,是把人砍手、砍脚、挖眼、割耳、最后才是砍头、再把躯干剁成三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卸八块。

醢刑,即是惨绝人寰的凌迟之刑。每次凌迟要由两个人执行,行刑前用鱼网覆紧全身,然后从脚开始割,要割下一千片肉才准犯人断气。

听爷爷说有人一共割了三天三夜才断气。

锯割,就是把人用铁锯活活锯死。

这些刑法,一个比一个死状惨烈,那时候才六七岁的我,吓得连着一个月不敢一个人睡觉。

现在想想,我不由庆幸,幸好我没有生在私刑、酷刑泛滥的古代。

爷爷说,这些人临死前太过痛苦,以致死后一口怨气咽不下去,再加上死状太过凄惨,经常会有怪异事件发生,一般没人敢接近这些尸体。

于是就有了背尸匠这个专门跟死人打交道的行当。

也有人称湘西赶尸匠。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规,在背尸匠中,也有许多禁忌。

就比如爷爷曾跟我谈到过,腰斩惨死的人,绝对不能把上下两段尸体葬在一处地方。

通常都是将上下两段身体,埋在有河流或是江水、山崖的两岸,意指一刀两断,三魂七魄不全,防止死后结煞尸变。

爷爷说这腰斩的人,一般也就是随便找处河流、溪水,埋在两岸就可以。

可死前越惨,越痛苦,越憎恨,越是长时间咽不了气的人,死后怨气越重,这种尸体埋的地方必须慎之又慎,往往都会选在与众不同的地方,借助山川风水斩断怨气。

爷爷之所以这么了解背尸匠的禁忌,那是因为,爷爷祖上几代,都是背尸匠。

只是后来改革开放,法律开明,国家禁了酷刑、各地私刑,以及交通便利发达后,慢慢的,再没人找背尸匠背尸。

为了生计,背尸匠们也开始销声匿迹。

然而就在我九岁那年,我爹偷偷瞒着我爷爷,给人背了一具不能背的尸,半个月后,我爹被扒了皮的血淋淋尸体,吊在村口老树上!

这时候我又想到老爹说过的背尸:“不过咱背尸行当里也有点规矩,背尸人有三不背五不沾,记住这一点就没问题。”

“什么是三不背、五不沾?”我稍微一愣,有点没明白。

老爹捏着烟,解释说:“三不背就是,无名无姓不背、不腐不朽不背、生而未死不背。”

老爹的话让我一愣,很奇怪的问:“你们不就是干的背尸吗?为什么还有三不背?”

“这三不背是行里流传下来的规矩,但也有它存在的道理。”

老爹对我笑了笑,解释说:“无名无姓不背就是不知名不知姓的尸体,这种尸体咱不背,也背不得。

因为这种无名无姓的尸体生前多半是无亲无故,咱们背了尸就等于帮了他。

尸体背出来以后要送到殡仪馆来火化,火了化这人就成了游魂野鬼。

到那时候他们无处可去就会跟着最后帮过他们的人,所以无名无姓不背。”

我没想到老爹会给我这种解释,对于此我肯定不相信。

毕竟我是读过十几年的书,骨子里就透着‘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思想,典型的无神论者,肯定不会相信这世上有鬼的谣传。

“人死不腐,尸必成妖,所以不腐不朽的尸体咱也不背,这种尸不遇释道:“生而未死也不背,咱们背尸人一辈子都在背死人,从不背活人,背活人就寓意着让他们快点死,所以生而未死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