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说说,这台好的录音机,你挑了多久,一天,两天!”
刚才陈旭看的清清楚楚,这玩意哪里是什么三洋牌的录音机,标签是后面贴上去的,侧边是英文字母。
如果陈旭没记错的话,这玩意居然是外国货!
这年头进口的东西,比国产的贵的不是一星半点,尤其是这种工业电子产品,有些甚至是天价,贵的好几千块钱一台。
张学民这么精的人,不可能犯这种糊涂。
陈旭一开始还有些迷糊,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这玩意不会是传说中的洋垃圾吧!
所谓的洋垃圾,就是发达国家淘汰的废旧电子产品,这些东西在国外基本就是废品了,都当成垃圾了。
但是放在国内,因为技术和经济的差异,还是高科技产品。
有人就发现了这种商机,从发达国家收购这些废旧电器和电子产品,转手再到发展中国家,从中间赚取差价。
张学民手里的这批货,就是这种!
国家外汇储备不足,这种发达国家的电子产品,有价无市。正当渠道根本不会落在普通人手里,除非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渠道。
猛一看这些好东西,谁都觉得,自己一捣腾一转手,绝对是要发财了!
张学民一帮人当时就是这种心情,在闽南遇到了这批货的卖家,眼睛都红了,一咬牙,砸锅卖铁,东拼西凑的全部拿下了。
然后一帮人沿着北上找市场,还没走多远,就发现不对劲。
散出去的那点货,出问题了,不是没声了,就是播着播着冒烟。有些一拆开,里面都长绿了,基本上都退了回来。
这时候,张学民才知道自己这回是被坑惨了。
再这样零售散卖,肯定是不行了。
除非是像这批货的卖家坑自己那样,找人接盘!
然而,等了一两个月,不是被人识破,就是没人吃得下,张学民终于着急了。
没办法,这帮人一合计,钱是肯定亏了。
现在也不指望能赚,能回一部分本就不错了!
正好这段时间,旺旺食品厂的名头响起。张学民尝过食品厂的货,知道这东西,肯定畅销,绝对能赚。
但现在大家都没本钱,于是才有了这一出,用手里这些洋垃圾,找陈旭抵押,换回一批食品厂的货,回去至少能捞回点本钱。
原本张学民的意思,陈旭一个二流子出身的,肯定没见过啥世面,没准就像自己当初一样,见到这些货,就眼红耳热。
可张学民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是班门弄斧了,糊弄谁都必糊弄陈旭强。
上辈子作为理工科高材生,又是上市公司的集团董事,要是连这些洋垃圾都认不出来才怪。
甚至陈旭记得,自己当初毕业的论文,就是关于电子电器原理方面的。
被陈旭拆穿,张学民当即红着脖子,一声不响的低下头。
“陈老板,对不住了,还让您看了笑话。”
张学民倒也干脆,既然被陈旭戳破了,直接耍起了光棍。不过,眼里的无奈,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成天打雁,没想到也被雁琢了眼。都怪我那会太心急,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谁知道,被人下了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