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5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傅家在边城功德圆满再次回到京城的时候,距离当年的那次逼宫,已经十几年过去了。先帝也于三年前驾崩,原本的皇太子继位,魏氏成为宠冠后宫的皇后。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在这堪称漫长的岁月里,荣王和钱家的事还记得的人已不多。也就是忠郡王——先帝驾崩前两个月册封的前荣王之子——出来走动、亦或者谈论起“三公六侯”之类话题的时候,大家才会议论一二。

广宁侯府内,老夫人钱氏也从佛堂走了出来,但她如今头发全白,眼神沧桑,瞧着年岁和老太君差不离,显然钱家的败落对她的影响非常的大。至于支撑了侯府多年,真正年事已高的的老太君则暮气尽显,行走间都需要人搀扶。

看到曾淑他们几个陆续从马车上下来,老太君欣慰的同时也眼眶含泪。她老人家握住傅永宁的手,不住地上下打量他和几个孩子,激动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这么多年过去了,广宁侯府有了很大的变化。

小辈中最为年长的傅敦这次也站在门口迎接,他一身书卷气,已经考中了举人,并且迎娶了承恩公世子的嫡次女,如今夫妇二人并肩站在此地。

“给父亲、母亲请安。”

傅永宁点点头,说了两句好,而曾淑则亲手扶起没怎么相处过的大儿媳妇,柔声道:“好孩子快起来,这些日子辛苦了。”

说起傅敦的婚事,因为身世的缘故,当初相看的时候就很是艰难。曾淑为此特地从边城赶了回来,但找来找去都没有合心意的。

京城里的高门大户虽然不一定知道傅敦不是傅永宁的亲儿子,但都知道他的外祖钱家犯了谋逆大罪,族中年长的有一个算一个都被砍了脑袋。剩下的几个小娃娃先帝看在敬国公府祖辈的份上留了下来,但也被贬为庶民,日常都要广宁侯府照料。

至于出嫁了的那些女儿们,如今大半都过得不好,要么突然病死了,要么被送去了家庙下半辈子都得伴着青灯古佛,要么虽然还留在夫家,但地位却大不如前。

最重要的是,傅敦虽然是广宁侯府的嫡长子,但却不在广宁侯夫妇身边长大,在外人看来就是他这个长子并不受宠的明证。而宫里又迟迟未封他为世子,傅家态度暧昧,由此至终都没有给过上门试探的人一个准话……

如此,他婚事上的艰难,也就不足为奇了。

世人结亲,讲究的是门当户对。

老太君和曾淑他们虽然有心为他寻一个秀外慧中的名门闺秀,但知道他被立为世子的机会不大后,那些夫人们都笑盈盈地推却了。老太君和曾淑也不能为了给傅敦娶个高门闺女,就胡乱许诺给广宁侯府带来灾祸。

也不是没有人家递橄榄枝,但要么对方品行有瑕,要么提出了他们满足不了的要求,这样的人家她们也看不上。

最后,还是长袖善舞的承恩公世子夫人带曾淑见了她的二女儿。

承恩公府,是太后的娘家。

曾淑刚嫁到侯府那一年还去参加过他们家二儿子和四公主的婚事,但随着太后去世,未有出息儿郎的承恩公府是一年不如一年。

而且承恩公的嫡长子虽然被册封为世子,但次子可是四公主驸马,在贵妃去了之后,四公主在宫里头受宠的程度,也就只比嫁到了辅国公府的五公主低上一筹罢了。有承恩公府这层关系,她可比前面的几位公主有脸面。

所以近些年承恩公府表面祥和,但内里却波澜不止。

毕竟驸马爷的名头,哪比得上承恩公呢?

对此心里明白得很的承恩公世子夫妇忧心忡忡,他们夫妇遍数京城的勋贵,然后就看中了广宁侯府,想要借广宁侯府之力,保住承恩公世子的继承权。

两家一拍即合。

其实按照承恩公世子夫人的意思,是想把二女儿嫁给傅玠的,但奈何两人年岁相差太大,自己的女儿容貌和性情也只是寻常,这才不得不选择了傅敦。好在傅敦也没让她失望,去年下场考中了举人,这在勋贵人家里头,也算是出息了。

“老太君,母亲,正院已经让人收拾妥当了,外头热,咱们先入屋歇一歇吧。”原承恩公府的二姑娘,现广宁侯府的大奶奶表情沉静,但语气有几分紧张地道。

因为嫁过来之后与婆婆曾淑相处的时日不多,所以听闻他们要回来,帮着老太君管家的傅大奶奶这些日子忐忑不安,事事亲力亲为生怕有哪里做得不好。

今早上起来的时候眼底都是青的,不得不用了好些脂粉遮掩。

“老太君。”

曾淑上前和弯着腰的傅永宁一起搀扶住了老太君,柔声道:“墩儿媳妇说得对,这天热得很,咱们先回去歇着吧。”

老太君自是答应。

傅大奶奶顿时松了口气,连忙喊人抬轿子来。

深受陛下信重,又在陛下的继位上立过大功的广宁侯以及广宁侯夫人回京,整个京城的勋贵圈子都惊动了,帖子如雪花一般送到了门房。

傅大奶奶看着管事媳妇晴屏拿进来的帖子,越看越是惊讶。

世袭罔替的辅国公府、同样世袭罔替并且因为亲姑姑成为了太后还升了爵位的一等承恩公府兼永安侯府、自家祖父尚在尚未降爵因此同样是一等的承恩公府、虽未参与谋反但身为怀王妻族亦卷入夺嫡之争导致更加败落的安平伯府、一直低调安分办差如今取代因为谋反被夺爵的兴德侯府驻守江南的弘远伯府。

这些有爵位的人家一个没少都递了帖子来。

除此之外,还有当今首辅魏家、刑部尚书闫家、工部尚书刘家、礼部尚书张家、户部侍郎陈家等等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都释放出了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