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
“好了!”魏氏突然好像是抑制不住脾气了,开口打断了曾淑的话,然后过了好一会儿,不知道过了多久,在曾淑感觉到自己汗流浃背的时候,她又轻声道:“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你们都不想把女儿嫁到宫里来。”
“觉得这里头吃人罢了。”
“一个两个的。”
“算了吧,既然不愿意,本宫也不难为你们。”
这句话里带着多少的萧瑟,多少的颓然,还有多少的嘲讽曾淑已分不清了,她磕了一个头,然后听到自己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请娘娘垂怜。”
…
晴雁安静地等候在宫外,这些年她已经很习惯这件事了,甚至在等候的间隙里还有心思看看别人家的马车。
旁边那驾是辅国公府的。
辅国公府自从老国公去后,虽不至于一蹶不振,但也低迷了许多,也就最近两三年小一辈长起来后才好了些。听说上一届科举,辅国公府便有一位少爷考中进士,入了翰林院,想来再过二三十年,就又起来了。
再旁边,是安平伯府的马车。
说起安平伯府,晴雁小的时候听祖母说过,以前他们家在朝堂上也是一等一的人家,后来夺嫡时站错了位置,后面的两三代便都没有起来。
马车这个时候出现……
她想着府里收到的消息,难道是安平伯府的人入宫见新册封的敏妃娘娘?应该不错了,敏妃娘娘听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现任安平伯的嫡长孙女,怀王妃的嫡亲侄女,入宫之后就被册封为妃。
如今更是有了身孕。
也怪不得安平伯府如此着紧,一早就来探望,还带了敏妃的妹妹。
思索间,又一驾马车停了下来,首辅魏家的几位女眷陆陆续续地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六十余岁的魏老夫人走在最前面,紧随其后的是魏大夫人,魏二夫人,以及一位十六七岁,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女。
身为皇后娘娘的外家,魏家的几位女眷自然不同一般,还没走到宫门呢里面便有人迎了出来,点头哈腰地请她们上轿。
魏家啊……
晴雁暗暗记下,决定等夫人出来跟她提一提此事。
正感慨着,马车外一直留意着宫门口方向的小丫鬟喊道:“出来了,夫人从宫里出来了,咦,好像不太对啊。”
晴雁愣了一下,还没想哪里不太对,就听到一个耳熟的声音从宫门处传来:“晴雁,快来,快过来!”
她连忙朝那方向看去,就看见侍书扶着夫人出来,一脸焦急的模样。她顾不得思考,连忙上前接应,但一看到夫人她便吓了一跳,因为她脸色苍白,额头上冒着汗,早上刚穿上的朝服也都湿透了。
“夫,夫人您这是怎么了?!”晴雁握住夫人的手,对旁边跟来的小丫鬟道:“快,玉柳你快去让他们把马车赶过来,我们把夫人扶上去歇一歇。”
“夫人这是累了。”
侍书压低了声音道:“夫人昨夜没睡好,从坤宁宫出来后又一直走到现在,你也知道夫人身上穿的这身诰命服里里外外好几层。这么大热的天别说走了半个时辰,就是一盏茶功夫也得把人累坏了去。”
曾淑虚弱道:“先回马车。”
马车上,解暑的酸梅汤和冰块都不缺,曾淑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又让两个丫鬟扇了好一阵扇子,这才缓了过来。
“夫人,咱们先回去吧,”晴雁一边倒着酸梅汤一边劝道:“回去之后让我当家的给您把一把脉,开一贴解暑的汤药喝,可别积了暑气。对了,刚刚奴婢还瞧见了安平侯府和魏府的人,都带了家里的小辈。”
“嗯。”
曾淑淡淡的应了声,没有心思考虑晴雁的话,她想了想伸手掀开马车上的帘子,望着前方朱红色的宫墙。
宫墙高大异常,人走在旁边就如小孩儿一般。
她放下帘子,“我们回去吧。”
刚刚在坤宁宫的时候,她并不后悔对魏氏说出了那样的话,宫中女子,即便是贵为皇后的魏氏,也有许多的没奈何。她并不想女儿去过那样的日子,她刚嫁入侯府的时候,老夫人、钱姨娘以及那些积年老奴们都看她不顺眼,使劲地给她找绊子呢,更何况是有三千佳丽的皇宫?
做太子时,陛下再情深义重,如今不也有怀了身孕的敏妃?
以广宁侯府如今的地位,除了皇室,傅珆不管是嫁到了哪一家,都不会有人敢怠慢,他们做父母的,也能放心。
“回去吧。”曾淑再道。
“驾——”w,请牢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