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相容了,兄弟俩一脸的失望,康老板脸色就有些复杂了。
他看了看母子三人,低下了头。然后下定了决心,扑通一声跪在甄世海和甄崇忠的面前,老侯爷,侯爷,一切都是草民的错,不论什么惩罚草民都愿意承担,还请高抬贵手,放了他们母子三人。
你们坐下这样的事情,你一人可承担不了。甄锦漓眼神要吃人,想到惨死的母亲和妹妹,当年,就是你和王宝珠找人害死了我娘和妹妹,当然了,这其中最主要的有镇国公府和皇后的手笔,你们俩不过是跑腿的。
甄锦漓冷漠的看向甄崇忠,眼眶通红,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你,还得护国公一府流放边关,害死了我娘和妹妹。为什么,为什么?
甄世海让人把王宝珠他们关起来,不管他们怎么请求都没用。他语重心长的道,阿漓,你爹就是个糊涂虫,一辈子做了两件糊涂事。他其实后悔啊,浑浑噩噩的过了这十六年。都怪祖父和祖母,因为只有他一个孩子,太溺爱,才造成这样的接过。祖父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娘和你妹妹,更对不起护国公一府。
他眼眶湿润,要不是今日王宝珠他们说出实情,祖父也不知道他能那样的事情。
甄世海反手给了甄崇忠几个耳光,我怎么样了你这样的畜生,你滚,立刻从靖安侯府滚出去,以后都不准回来,我与你断绝父子关系。
甄崇忠抱住甄世海的大腿,父亲,都是王宝珠撺掇我做下的事情,我后悔了,可是已经晚了。莹莹死了,女儿也死了,护国公一府人已经去了边关,我也没办法啊。
滚出去,什么东西都不准带,立刻拖出去。甄世海一脚踹开了他,我没你这样的儿子,滚!
不管甄世海是不是演戏,甄锦漓都不想再看,上前行礼,王氏几人祖父看着处理,孙儿还有事,先行告退。
最后,到底没敢走甄崇忠,甄世海把他丢到庄子上去了,一般时候不许回侯府。至于王宝珠和康老板,要作死只能随了他们的意。甄锦荣和甄锦茂被赶出了侯府,甄锦荣的夫人哪里愿意跟着他吃苦受罪,更何况他现在是残废。
与他和离后,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两兄弟走投无路,找过甄崇忠,可惜他自身难保,如何能帮他们。给了些碎银子,把人赶走了。之后他们去找甄世海和甄锦漓,两人根本不理会,吩咐门房,见一次打一次。
没办法,甄锦茂在酒楼干小二,养活他自己和甄锦荣,偶尔甄锦荣的妻子接济一点,饿不死。
只是兄弟俩恨透了甄锦漓,等机会一定要报复回去。
林未晚忙着在庄子上养鸭和鹅,鱼塘里种藕和养鱼。如今水田里的水稻已经长高长壮了,可以放进鸭苗和鹅苗。
庄头们担心,那它不会把秧苗给吃了吗?
林未晚把训练的方法跟几人说了,买回来后你们就这样训练,成了之后每天赶去稻田。
这下大家都有信心,这可真是个好办法,就按照夫人吩咐的这么做。
水稻施肥几天后,训练有素的鸭子和大白鹅赶下了水田。它们不吃秧苗,只吃害虫,把每行的空地上的稗子草给踩踏长不起来,粪便还能当肥料用。
林未晚这一新式种植水稻的方法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也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南宫玄雍特意宣了甄锦漓进宫,听说你家夫人搞了个新式种植水稻的方法,还在里面养鸭子和鹅,没吃禾苗啊?
甄锦漓恭敬的回道,回皇上,那些鸭子和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下水田不吃禾苗,支持虫子和野草。而且也不是不喂食,每年要喂两餐。
哦,是这样。南宫玄雍又问道,听说水稻长势良好,只是种的比较稀疏,不会减产吗?
夫人说稀疏一点其实能长得更好,以现在的结果来看,确实如此。甄锦漓回道,夫人说,现在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果风调雨顺的话,一亩地能多收一石左右。
竟然能增产这么多,再加上鸭子和鹅,那岂不是增产很多。南宫玄雍立刻重视了起来,你家那些水田可是很多人看着呢,一定要保护好。
臣遵旨。甄锦漓从怀里掏出记录的本子,臣已经把种植过程详细记录下来,若是成功,到时候可以小面积推广。小面积成功后,可大面积推广。夫人说,有些地区光照时间长,可以种植两季稻子甚至是三季水稻。
南宫玄雍接了小册子,看过后,你有心了。朕会让睿王派人暗中守着这些稻田,不被人破坏。
谢皇上。
皇帝有他的思量,大晋人多地少,粮食不够,若是甄锦漓夫妻这个种植办法成功了,能解决很大的粮食缺口问题。
南宫奎宁特意来看了一下秧苗的长势情况,确实比传统种植出来的秧苗长得要大。而且一排排一行行整整齐齐,鸭子在每株秧苗间穿梭,不吃秧苗,只吃杂草。
感觉这种种植方法很可取,很重视,每个一段时间,都会过来查看。
收小麦之前,林未晚让庄头带人把麦田里的菜种子收集起来,捶了晒干收好,留作明天做种子。她认出这些是油菜,现在吃的素油是香油,炒菜用猪油。若是中出了油菜,以后就能吃上菜籽油了。
油菜种子收了两大麻袋,精心筛选后掉在仓库房梁下面,以免被老鼠祸害了。
小麦丰收后,全部种上了红薯。
林未晚在庄子上建了一个红薯粉丝的作坊,要把红薯粉丝推广出去。现在北关那边有贸易市场,她要把红薯粉丝卖去北狄国。
那片蔬菜地中了不少蔬菜,如今家家户户都有蔬菜,卖不出去。她让庄上的人把菜收起来,切片焯水晒干,做成蔬菜干。等冬天的时候送去北关,能卖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