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所囊括的地方很多,也很大,当然,最核心的问题,不在乎多和大,而是在于地理位置比较优异。
西边是天下第一关,函谷关,东边是齐鲁大地的河域分界线,如此,整个晋城,就囊括了几乎九成的中原地带,冀县和豫县,更是险要腹地。
作为炎黄文明的发源地,司隶,河洛两个核心区域,便成为了华族人的骄傲。
三皇五帝时期太过于遥远,所拥有的历史文物,不足以证明。
他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
所以,夏商周这三个古老的朝代,就成为了炎黄文明,曾经来过的证明。
自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灭西周后,华族人的文明,便进入到了一个,预备阶段,姑且称之为,诸侯王的世代。
然而,不管是异能世界,还是武灵世界,这两个世界,都没有经历过夏商周,也自然就不存在什么犬戎灭西周。
纵然如此,历史,还是朝着一个,奇怪的方向发展着,这个方向,姑且称之为,诸侯王临时演员版的世代。
因为在这万年的岁月之中,大禹虽然成为了九州之主,却没有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而是让九州部族,各自为政,如此,直接让天下,重新回到了四分五裂的状态。
最初,是以冀州为首的九大区域,也就是早年间,被大禹分化的九州,一个州,对应着一个诸侯,后来,也发展出了文武分家的形式,以此来避免世家贵族的力量,过于强大,权力过于集中。
但是,在分化文臣武将的同时,一个难以解决的隐患,也暴露在了众人的视野里。
那便是王族的传承问题。
早年间,在诸侯王,刚刚崛起的世代,司隶一带的世家贵族们,几乎引领了上千年的历史风向,而河洛一带,则是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终于,约莫是在这千年风向的末尾,一个不可估计的转折点,到来了。
河洛一带,因为公孙一族,融合了周围几大家族,而一飞冲天,合心合力下,司隶一带,被直接反超,更是在接下来的数千年里,都只能屈居人下。
这个现象持续了很久,几代人之后,公孙一族,创立了九州联盟。
为首的,便是以河洛为都城的晋城联盟。
联盟制度下,权力越来越分散,也不得不分散,加上公孙一族的内部斗争,以分化权力来获得其他家族,对于自己的支持,从而加冕为总盟主,便是大势所趋。
等到公孙一族的某一代精英子弟,察觉到问题所在时,九州联盟,已经是名存实亡,伴随着天降陨石,公孙一族,几乎彻底灭亡。
唯一的幸存者,正是这个精英子弟。
在异能世界,河洛天子会,是一场残忍血腥的暗箱猎杀游戏,说是这样说,但是被猎杀的,通常都是一些弱小家族的年轻后生,如此,便断绝了弱小家族的后续传承,能杀一个,弱小家族灭亡的几率,就多一分。
在这件事上,公孙一族的处理方式,最是霸道。
当他们把一个弱小的家族,弄的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家不像家的时候,祖地,就成为了牢笼。
家中的男人,都是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的老人,年轻一辈中,有在襁褓里嗷嗷待哺的,也有七八岁,在膝下环绕的,这些,总不见得去参加河洛天子会吧。
于是,把家中的青壮年,派遣到河洛,参加天子会,就成为了他们这些可悲,可怜的弱小家族,唯一的选择。
诚然,拥有古老家族的传承,是一件幸运的事,不过,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个道理,是个人都明白。
所以,就算是在公孙一族,灭亡前的那一场河洛天子会,整个九州的走向,依然尽在公孙之手。
可惜,正是因为这种独断专权,才让九州各地的人心,都产生了恶化,魔化。
在那场最后的狂欢结束后,公孙绍满载而归,可是就在他自认为,人生已经进入到正轨时,天降陨石,却彻底摧毁了公孙一族,也摧毁了他的美梦。
后来,九州各地,便展开了断断续续的战争,乱世也被这一颗陨石,硬生生的给砸开了。
家族覆灭,天下大乱,何处为家?
公孙绍的身体状况,因为心理疾病,越来越差,可以说是每况愈下。
终于,公孙绍的心理承受能力,突破了极限,可是突破极限的代价,便是滋生出了一个,奇怪的想法。
这一切的恩怨,公孙绍都认为,是九州人的狂妄自负导致的,天下之所以大乱,正是因为,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这些人,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说什么,要做什么,一概不知。”
“乱?还不够!”
那一刻,公孙绍的内心深处,诞生了一个袁瓒,正如同袁瓒的内心深处,也一直有一个公孙绍。
在吴越大地,被公孙绍搞的是地覆天翻后,又一轮的河洛天子会,主导了当时的大混战,正是因为这一次大混战,接连断送了河洛一带复兴的机会,也断送了,上官雄的爱情。
当时的上官雄,还是一个少年郎,二十岁不到的年纪,便已经拿下了河洛天子会的胜利,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头筹。
那一场河洛天子会的比赛内容,是可以使用任何手段,来修复防洪堤坝,因为隔断江流的提拔,已经很多年没有修复了,短则一年,长则三五年,决堤的可能性,便会超过百分之九十。
有的时候,多此一举,并不能表示,这件事毫无意义,只能表示,这件事,原本可以简化,然而,简化的事,往往不能证明什么,否则,是个人就可以完成,那还有什么难度呢?
众所周知,五行之中,水生木,木克土,木克水。
那么问题来了。
上官雄,应该如何治水,以及,如何修复防洪堤坝呢?
原来,上官雄是先使用木元素,吸收江流中,循环流动的水元素,紧接着,木元素的能量,达到了饱和状态,再使用木元素,入侵防洪堤坝的内部。
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却不知道,此水,非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