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81、第 81 章

瑾玉自然是要客气客气的,不管从哪方面论,她都不该在五公主前面挑选的。最后自然也就是五公主先选,然后才是瑾玉,就中间那一层,她挑了四块——五公主拿了六块。

阿胶这东西是不能一直吃的,纯阿胶没人能吃的下去,大都是做了阿胶糕之类的,放了滋补的东西,就容易上火,要是连续不断的吃,那身体就要变成火炉子了。

五六块其实是足够吃个一两年了。

瑾玉自己手里也还有阿胶,她生了大阿哥之后,那拉府上派人送了些,胤禛自己寻摸了些。于是,从德妃这里拿到的,就有点儿不太值钱了。

转身回了府里,她就吩咐了赵嬷嬷:“分两块儿给宋格格,剩下的,一块儿给了李氏,另一块儿让张氏和武氏分开用。”

赵嬷嬷忙应了下来,正准备去办,忽然又顿住:“可要做成阿胶糕给送过去?”

“那核桃不要钱?”瑾玉说道,阿胶糕的配料多了,核桃,红枣,枸杞,黄酒,黑芝麻,样样都是值钱的,可以说,十两银子阿胶糕,有至少三两是配料的钱。

瑾玉摆摆手:“就这么给了,她们自己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吧。”

没钱买配料了,那就自己找个药钵子,自己碾碎了熬煮着喝药。真的,那味道,瑾玉提起来一次恶心一次,能喝的进去的都是英雄。尤其是想到这阿胶原本是用什么做的之后。

回到房间,瑾玉就开始给胤禛写信了——山东那边既然已经上贡了阿胶,那胤禛此去山东,就不能再采购阿胶了。要不然,那就是闹笑话了。

倒是赶巧了,估摸着是路上正好错过了?

德妃这次倒是好心,先将阿胶的消息给漏出来了,要真是藏着掖着不说,回头等胤禛从山东回来,往宫里送这个,那才是真正的闹笑话了。

不过,瑾玉可不相信德妃是完全的好心。

她这边写信,那边张老三就又让人通报,说是那中成药,又做出来一种了,打算让瑾玉去看看。这次做成的是蜜丸,因为药水不好储存,蜜丸子的话,用蜡封住,那至少是能存放一两年的。

这保质期,几乎也就和现代那种密封中成药的差不多了。

“按照福晋的意思,这次做成的是专门治疗风寒的,吹了凉风着凉了,吃这个,两天立马能见效。”张老三让人将蜜丸子给瑾玉端到面前来,然后自夸:“也得亏是我聪明,做这个的时候,我这么灵机一动,又做出来了另外一种中成药,和这个,可以配套使用。”

他让瑾玉看那托盘上面的瓷瓶,白色的瓷瓶塞着盖子,瑾玉拔开就能闻到一股甜蜜蜜的味道,她心思一动,问道:“是止咳的批把露?”

“是,不过和批把露可不相同,批把露见效慢,有些咳嗽也不管用,我另外加了贝母之类的药材,至于到底加了什么,是秘密,福晋之前说过,但凡我们做出来的中成药,百年之内这个销售都属于贝勒府,但是百年之后,这个秘方我们就可以自己拿回去了。”

别看张老三醉心研究西医,但也不是蠢笨之人,他出身中医世家,自然也知道这秘方的重要性。

瑾玉点头,反正她也没打算将这家产世世代代的维持下去。儿孙若是有福气,那自然是能引的张家和林家继续合作的,儿孙若是不成器,这么大个金疙瘩反而让人觊觎,还不如给出去了便宜。

既然张老三不说,那瑾玉也就不会追根究底了:“这药效如何?”

“具体的还没找人试,但是吧,从配方上来说,这世上九成九的咳嗽,吃了这药之后都是能有作用的。”张老三夸口,瑾玉微微挑眉:“那行,我回头找人试试。若是能行,还是拿到我铺子去买,利益分成还是和以前一样。我七,你三。”

张老三没意见,张家的药材铺子可舍不得他这样作践药材。再者,这中成药,有许多也是福晋给的主意,他们做研究的,比任何人都清楚,有时候别人一句提醒,能比得上自己成年累月的研究。

要不然,这世上也不缺努力的人,为什么最后能成功的,却不是大多数呢?

可见,这人啊,脑子生的好不好,还是最重要的。

当然了,努力了虽然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就只能是混吃等死了。身为一个人,还是要努力才好,不管成不成功,至少不辜负岁月。

那风寒药也要拿出去试,瑾玉还是找了安佳启明,照常是在京外分药,当然,为保险起见,这个试药的过程中,是有登记在册,是要有大夫亲自诊断的。

登基在册是为了看后续效果,同样也是为了防止有人冒充多领取药丸子。

穷人家,只要是免费的东西,哪怕是□□呢,都会有人上赶着来领取。这种做法虽然不可取,但是只要想想他们生活中的艰难,瑾玉就觉得,可以理解,但不表示赞同。

登记在册虽说也不一定能完全避免这些情况,但至少比乱哄哄的所有人都来争抢好。

这些事情一做就是好几天,毕竟中成药嘛,药效得慢慢来,而且一批人不能代表大众,得多试验一些人。瑾玉这边光是做药的钱就拿出来三千两了,另外还有试药的人会每个人拿到一两银子的补贴费,这花出去的可不是三五千了,至少有八千两。加起来就是一万多,还有请大夫的费用,找人维持秩序的费用,给安佳启明的辛苦费,前前后后,光是这一场试药,花掉了一万五。

“这要是不挣钱,那可真是天理难容了。”瑾玉看着账单叹气,这还是没算上张老三之前的研究费用呢,难怪人家都说研发新产品是最费钱的事儿。可是吧,一个大的公司,好的企业,又不能不研发新产品,一款产品再怎么爆款,它不能吃到老。哪怕是新产品不赚钱呢,得有,告诉大家你这个企业有能力去研发,去进步。

“这个药丸,不要再用蜜蜡来封了,蜜蜡也不少钱,就用那种玻璃盒子,我已经找了玻璃坊的人去订做。”瑾玉将富昌给叫过来帮忙:“你回头弄个院子,三进的,最后面一进用来生产,流水线生产知道什么意思吗?三五个人负责一个步骤,不允许去打探其他步骤。中间那一进呢,用来包装,将药丸子晾晒好之后,用玻璃盒子装起来,一个盒子装三个。最后面这一层就是外包装,厚棉布做的袋子,将药丸子装好之后,再每一个袋子里面放一张说明书,然后系好,封口,明白我的意思吗?”

瑾玉觉得自己说的这么明白了,富昌要是还不懂,那就可以去找一块儿豆腐将自己给撞死了。

幸好,富昌也没蠢笨到这地步。他也知道秘方的重要性,在瑾玉这儿领了差事之后又赶紧的去找张老三详细询问这个作药丸子的过程了。

等中秋之后,这个三进的小院子拿到手,风寒药丸子和咳嗽糖浆,就可以悄无声息的投入到生产当中了。顺便,那藿香正气水,也终于可以用玻璃罐子给包装起来了。

庄子上的玻璃坊,分出来了一个窖口专门给瑾玉做东西,那掌管窖口的是个老师傅,经验非常丰富,做出来的东西也都是在及格线上的。

回头,瑾玉的药材铺子就出名了——不是因为药材好,而是因为包装。虽然宫里大部分都用上了玻璃窗户,但是对外面的百姓们来说,这种透明的玻璃,那还是稀罕东西呢。这种值钱的,珍贵的,稀有的东西,被拿来做药盒子了,那可真是……这药材买不买得起呢?

瑾玉紧急召唤富昌叮嘱另一条规矩——玻璃盒子可以回收,药铺旁边专门弄个小车子用来回收玻璃盒子。

反正不管是猎奇也好,还是想巴结讨好——毕竟京城里谁都知道四贝勒弄出来了玻璃,这药铺能用玻璃做包装,可见是和四贝勒有关系的。最后导致的结果吧,就是这药卖的挺好的。

瑾玉是高高兴兴的迎来了中秋节的。胤禛尚未从山东赶回来,山东这会儿是秋收,中秋他只能是在那边过了。

“这几份儿,送到宫里去。太后那边,德妃娘娘那边,各自是四斤。”这会儿的月饼都是论数的,一斤月饼是四个,四斤就是十六个了。

太子妃那边是两斤,宜妃惠妃和荣妃那边分别是一斤。再就是外面的这些妯娌们,同样是一斤。、当然,光是送月饼是不行的,民间走亲戚还要再拎上几块儿点心呢,这贝勒府当然也不能太寒酸了,得另外搭配一些东西来送。

“听闻三阿哥府上新得了小格格?”瑾玉看完了礼单问道,赵嬷嬷忙点头:“是,明天就是洗三了。”

“礼物不用太贵重,一个银锁就成了。”瑾玉说道:“至于我,就说四贝勒不在府里,我身子略有些不适,就不去了。”

赵嬷嬷有些迟疑:“听说的大福晋等人都是要去的。”

“她们自去她们的,一个庶女而已。”瑾玉毫不在意,她伸手揉揉额头:“我忙着呢,若是什么猫猫狗狗的宴会我都去,那岂不是要忙的分不开身?或者,让李氏去一趟?”

那还是算了,给李氏脸了。

不过这外面的事情不用搭理,宫里的中秋宴却还是要参加的。瑾玉早早就进宫,按照规矩,她得服侍德妃出场。所谓的服侍,就是跟在德妃身手帮忙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