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病的时候就容易想多,尤其是李氏温温柔柔勤勤勉勉,将他伺候的妥妥当当,将他身边打理的干干净净。因为呕吐,屋子里总是一股酸臭味,现在,清爽了,李氏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了梅花给插上。闻着清冽的梅花香,胤禛甚至觉得自己身体都轻松了不少,头脑都清晰了。
因为天冷院子里人少,他洗澡的次数也少,可李氏来了之后,苏培盛能专心烧热水,擦擦洗洗,他真觉得身上轻了好几斤。
李氏会想办法逗他开心,于是那苦的能杀死人的汤药,好像也变得没有那么苦了。
胤禛有时候也会想,别人都是三妻四妾,为什么自己也和福晋像是约定了什么一样,必得要守着她一个人呢?现在这样,不也挺好吗?福晋有自己的事情做,她可以不用来冒险,只守着一个贝勒府就成了。自己也有人伺候,不用就那么孤零零的等死。
但是想到福晋那双眼睛,好像永远是亮晶晶,好像总是充满了希望和期盼,好像总是有莫大的勇气和力量,他就觉得再看别人,好像都没有那种心动想拥有的想法了。
李氏是挺好,温柔细心,可是,总觉得是缺少了点儿什么?
或许,福晋不是怕死不想来照顾他,只是因为还没收到消息?从他生病到现在,也就半个月,写信回京的话,得现在才能收到消息吧?
或许,福晋是因为刚生了孩子身体虚弱?毕竟,她之前就身体不太好,现在这孩子几乎是用她一条命换回来的,就算是生的不算艰难,可生孩子,哪儿有不损害身体的?她不来,是因为身体不允许吧?
或许,是孩子闹腾离不开人?刚出生的孩子,睁眼就吃吃奶闭眼就是吃奶,她生弘晖的时候就坚持亲自喂养弘晖半年多,现在换了二阿哥,也不例外的吧?
或许,是岳母或者岳父拦着她了?鼠疫传人,相比较之下,岳父母肯定是更看重自己的女儿,更不希望她来涉险的吧?
可是想再多,他心里还是有些失望。再对比身边的李氏,胤禛好几次忍不住想,要不,就那么算了吧?只要他不是只守着她了,外面的各种说法也会少很多是不是?
顶多,就是丢了一个福晋。
“爷,皇上先回京了。”再一次清醒过过来,胤禛看着李氏忙碌的身影,心里还在衡量的时候,苏培盛蹑手蹑脚的回来了:“外面大军已经打算出发,刚才皇上派了人来探望您,说是天气渐冷,怕是再冷一点儿不好赶路,所以现下就要出发了,爷您的身体已经有了好转,皇上也能略微放心些了。”
话是说的很动听的,好像康熙之前没走就是为了守着胤禛一样。从胤禛生病到现在,众兄弟也都是在外面问一声,从没有人直接进来探望。
皇上自然更不例外。
胤禛能理解,都是凡人,谁不怕死?可心里到底是有些失落的。
现下听说康熙要启程回京,就忍不住抿了抿唇,他还没说什么,李氏就先紧张的问道:“那皇上若是走了,咱们要用的药材怎么办?”
之前吃的,可都是康熙让人送来的。
“皇上说,让蒙古诸部落送来。”皇上那边的药材估计也没剩下多少了,再要留下皇上备用的,几乎是不可能再给胤禛提供了。
“那些人愿意送?”李氏又问道,苏培盛笑道:“有皇上的圣旨在,谁敢不送?再者,耽误了贝勒爷的病情,谁能担得起这责任?”
不送也得送,若是胤禛病情恶化,那没的说,珍贵的药材好几千,估计有人会不舍得,送来也是浪费不是吗?可现下太医说了,胤禛病情好转了,那就是有活下来的希望了,既然能活下来了,谁会愿意为几千两银子得罪了一个皇子?这个皇子虽说不是康熙最喜欢的,但却是康熙很看重的。
胤禛是不能去送的,他现下还不能出门。
可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白天康熙刚带着人都撤走,到了晚上,胤禛的病情就再次反复起来,这次甚至要比以往更惊险——额头烫的都能煮鸡蛋了,神志不清,到后面甚至吐口白沫,上吐下泻。
太医把脉一次摇头一次:“咱们是不是得将皇上请回来?”
苏培盛略有些绝望:“皇上都走了,如何能再回来?”再者,他们这院子,也出不来啊,皇上虽然走了,可蒙古这边还有人守着呢,就怕胤禛四处乱走动将病情给传播开了。
“我找门外侍卫说一声。”但是,苏培盛咬咬牙,自家主子毕竟是皇上的亲儿子,亲儿子眼看要没了,做父亲的,怎么也得看最后一眼吧?或者,派个御医过来?
苏培盛去拍门,大门哐哐的,但是门外的侍卫就是没有出声的。
他使劲拉,拉不开,只能听见铁索的声音。苏培盛心里恨的骂娘,当他们主子是条狗吗?居然还要用铁链将大门锁上!既然如此,就不要怪他苏培盛不仁义了,今儿他就要出这院子了。
苏培盛去屋子里找凳子要□□,那边李氏跪在床边紧紧握着胤禛的手,一边流眼泪,一边不停的喊胤禛,她是真的怕胤禛没了。
若是胤禛没了,她怕是就要落到福晋手里了,她拼命为自己抢来的机遇,就要成为送命的东西了。
什么能想的法子都试一试,万一,就成了呢?
瑾玉却不知道京城外面发生的事情,她好端端的坐月子呢,那边德妃忽然派人来探望。对于德妃,瑾玉向来是警惕的,那边德妃的人一走,她就立马关门闭户了——反正之前她也是听了胤禛的叮嘱的,她自己又不能出门,宋氏和武氏也不打算出门,关门闭户还能少许多麻烦呢。
“李氏那边,找了半个月还没找到吗?”等快出月子的时候,她总算是想起来这事儿了。赵嬷嬷摇头:“尚未。”
“一个女人家,能跑到哪儿去呢?该不会是真让她找到了蒙古去吧?”瑾玉皱眉问道,换位思考,若是换成是她,她为了翻身,肯定是要找到蒙古去的。
李氏能有这个毅力,也不是不可能的。
赵嬷嬷却犹豫了一下:“那天庄子上的人来说,找到了东北地界的时候,发现了一些衣服碎片之类的,还有李格格身上带着的腰牌,是咱们府上的。”
“周围还有老虎活动的迹象。”赵嬷嬷说了最后一句,东北那地方,老虎可不少。
瑾玉面色就沉下来了:“你的意思是,她很有可能已经被遇害了?”
“是,要不然,也不会找不到人。”赵嬷嬷说道,她不信李氏一个人孤身能跑到蒙古去。
“这事儿先不要宣扬,大格格那边要先瞒着。”这事儿就棘手了,好端端的人没了,回头怎么和大格格说呢?再让大格格以为是自己这边没找人,那可就误会大了,仇恨也拉的大了。
“去顺天府报失踪。”沉吟片刻,瑾玉当机立断:“现在也顾不上丢人不丢人了,先要将人给找到再说,若是真的遇害,至少有衙门来作证,到时候大格格和胤禛面前也好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