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晋,要不要去迎一迎?”见瑾玉大半天没吭声,嬷嬷就又问了一句。
瑾玉点点头:“去吧,总得看看咱们府上这李格格,到底是有多大的本事。”
她让人给她裹上了披风才出门。
大门口,胤禛才下了马车,有小丫鬟在马车旁边扶着李氏——胤禛病好之后,李氏这边也不用总伺候着了,胤禛就做主在行宫那边给她挑了个丫鬟伺候着。
能从行宫里离开到京城,对这丫鬟来说,可算的上是大喜事儿了,于是伺候李氏也十分精心。
瑾玉站在门里,胤禛站在门外,夫妻两个对视,眼神中和脸上,全都是陌生。一个是想不明白为什么福晋没有去找自己,一个是想他和李氏之间是不是已经又和以前那样了?
“恭喜贝勒爷回来。”沉默片刻,瑾玉行礼,当着众人的面儿吩咐人:“去一趟顺天府衙门,就说咱们府上的李格格已经找到了,不用他们再找了。”
李氏心里一紧,就忍不住去看胤禛——胤禛好转之后,这事儿她就和胤禛解释过了。她自己说是心有所感,惦记胤禛,又知道福晋定不会放她出门,这才没法子自己逃走的。
当时看着,胤禛像是信了的。
“既然回来了,就先进来吧。”瑾玉脸上带了几分笑意:“李氏先回自己的院子去,大格格惦记你多日,你也该和大格格解释解释。贝勒爷的话,大病一场,也需得好好休养,我那边有孩子吵闹,怕是会影响到贝勒爷,倒不如贝勒爷先住书房?”
胤禛心里蓦然就是一股怒气——他都没问她为什么没去探望他呢,她还要先将他给赶出去?还是说,她怕自己没有好完全,怕自己传病给小阿哥?
“爷想看看小阿哥。”胤禛硬邦邦的开口,太医都说他没事儿了,他又在蒙古那边多停留了几天,确定是病情不会反复了才回来的。一路上,他也不曾传染给周围人。
“爷一路奔波,身上灰尘不少,还是先洗洗再说吧。”瑾玉笑着拒绝,反正不洗澡不消毒就不能靠近小孩子。小孩子免疫系统不成熟,哪怕是一点点儿冷风都能让他们病倒呢。
再者小孩子万一生病,也比大人难治的很,因为他们不会说,表达不出来,望闻问切,问也是个重要环节。
这个道理胤禛反驳不得,只好自己很憋屈的去洗澡,然后就发现,福晋还真是说到做到,他的行礼,真被送到了书房这边来了。
这是不打算让他去后院住了?
心里这怒气,就像是管不住闸门的洪水了,眼看就要泄出来,胤禛深吸一口气,先忍了,他太累了,现在去找福晋吵架也不一定能吵的赢,倒是先休息一会儿,睡一觉,回头再分说这事儿。
也得让他好好想想,怎么质问福晋才显得自己有气势,自己占理。
胤禛睡得香,完全不知道前面忽然来了宫里的小太监,带来了一道圣旨——册封李氏为侧福晋。
瑾玉带着人接的圣旨,就算册封的是李氏,这事儿也绕不过府里的嫡福晋。
“伺候有功,李妹妹,可算是苦尽甘来啊。”念着圣旨里的那句话,瑾玉面上笑意盈盈:“伺候贝勒爷,你也真是辛苦了,内务府过两天会送了礼服来,你且先安心等着吧。”
李氏忙点头:“是,福晋放心,奴婢日后定会谨守本分,奴婢以前做错了事情,奴婢也知道错了,还请福晋原谅奴婢这一次。”
就算是心里再恨,现在面上也不能露出来。她得蛰伏起来,至少,至少等生了孩子,站稳了脚跟再说别的。
现在,只能是先顺着福晋,像是宋氏和武氏那样,顺从才能有一条出路。
瑾玉有些头疼,回到房间也是面无表情。弘晖伸手摸摸她眉心:“额娘是在生气吗?为李氏的事儿?”
“这后院的事儿,你一个小孩子家就不要问了,你先做你功课,额娘还有几张图纸要画呢。”瑾玉伸手摸摸他脑袋,自打想出用功劳换圆明园的主意之后,她就一直在想是什么样的功劳,才能打动胤禛和康熙两个人。
思来想去,她就想到一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来了——水泥。
胤禛和十三阿哥曾经去河南,因为河堤的事儿。朝廷三年拨一次款,就是为了修筑河堤,若是有了水泥,这三年就能延长成五年,五年说不定能变成八年,八年说不定能用到十年。
十年啊,能为朝廷节省多少银子了?而且,水泥的原料还是十分低廉的,至少比砖头省钱,若是能弄出来水泥,就不信这父子两个不动心。
所以这段时间,她就在想水泥的事儿。当然,画图不是为了水泥,画图是想弄个弹簧马车,现在的马车太过于颠簸,小阿哥年纪小,怕是对脑子不好,最好还是要那种平稳一些的马车。
这弹簧,就成了个很好的选择。
弘晖撇撇嘴:“又是大人的事儿,又是我不能问。”当小孩子没人权,什么事儿都是小孩子不能问就给糊弄过去了。
那小大人的样子,逗的瑾玉忍不住笑,伸手抓他头发:“好了好了,等你过了十岁生日,我就当你是大孩子,这总行了吧?”
弘晖赶紧掰手指,现在他都七岁了啊,还有三年可就十岁了。
瑾玉笑眯眯的,大孩子不照样还是孩子吗?
母子两个一个看书一个画图,瑾玉画完了图纸还顺便帮着小阿哥画像——不能厚此薄彼,所以小阿哥也得拥有自己的肖像图集。
瑾玉这边没动静,宋氏和武氏那边就更是安静如鸡了——她们虽说是依附瑾玉的,但到底是土生土长的清朝人,在她们心里,这府里的主子,还是胤禛。
若是胤禛改变态度,那福晋可能是真斗不过李氏的。现下不敢动,是等着看风向,风往哪儿吹……她们在想法子帮着福晋将这风给带回来,毕竟李氏那性子她们也知道,那就是个吃独食的。
虽说福晋也不喜欢她们争宠,可福晋好歹是给她们活路了是不是?这活路,李氏能给吗?
女人一旦尝过了手里有银子的滋味,就定不会再愿意自己去过那种仰别人鼻息的日子了。
胤禛一觉醒来才知道李氏成了府里的侧福晋,这事儿有点儿出乎意料,但又有点儿本该如此的意料之中——就冲他得病时候是李氏在身边伺候,这个恩典,就该给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