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91、第 91 章

“今年京郊还不知如何呢。”早些看见雪花还高兴的很,大雪纷纷扬扬,光是这份儿美景就能让人心动。然而,这雪花一日大似一日,两三天都不曾停歇,那点儿赏景的心思也就没了,剩下的就全都是担忧了,雪大容易造成雪灾。

虽说每年朝廷都会让人去巡视,但一旦遭灾,受苦的还是百姓。几年积蓄好不容易建造去房屋,三五天就塌了,这种损失,也是好多家庭都承受不住的。再者,下雪也不是光京城这一块儿地方,还有别的地方呢。

京城嘛,毕竟天子脚下,就是为了面上好看,康熙也会让人赶紧处理的,可京城外面,康熙等人看不见的地方,还不知道百姓们的日子会怎么样呢。

“瞧着怕是不太好,早上苏培盛不还来说,贝勒爷今儿不回来了吗?”赵嬷嬷接口说道,这次的雪灾,阿哥们都要领了差事,几个方向呢,每个人负责一个。胤禛负责的是京城西边,东贵西富,其实西边没多少可注意的,但就是这样胤禛都还不能回府,可见这雪灾有多大了。

“福晋,咱们是不是也该设置个粥棚?”赵嬷嬷又问道:“苏培盛今儿来说的时候也提起来了,说是城西的夫人们,都准备开始设置粥棚了。”

有钱有势的人,就喜欢弄点儿慈善,好彰显自家是慈善人家,反正吧,积善行德,不管他们做善事的缘由是什么,反正这善事做了,那就是有人获利,只要有人获利,那就是好事儿,瑾玉是不讨厌这种事儿的。

“怕是冻伤的人不会少。”瑾玉自言自语,光是粥棚就能有好几家,大家一窝蜂的全去施粥,那绝对是饿不着受灾百姓了。既然如此,她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药材的事儿怕是也不用担心,京城的几家有名的药铺,每到这时候,也都是会施药的。”赵嬷嬷接口说道,别的不说,就这个姜汤,那是少不了的。天气冷,本来就是怕着凉,弄点儿生姜葱白之类的,熬一大锅分一分,又不花多少钱,又能有好名声,谁家算不过来这个帐?

“那咱们送点儿棉衣棉被之类的?”瑾玉随口问道,赵嬷嬷算了算,有些为难:“这个怕是就要花钱了,一身棉衣两斤棉花,这棉花也不便宜,几十文呢,就算是粗棉布,这也得要钱,一尺布十个铜板,算下来不得做个几百身衣服?再者,现在开始做也有些来不及,现下就是雪灾了,这衣服不得小一个月做?”

“现下用不着年底总是能用得到的。”这点儿钱对瑾玉来说不是大事儿,还是那句话,达者兼济天下,既然有钱了,不管是为了名声还是为了自己心安,做点儿慈善总是没什么坏处的。

若不是情况不允许,她其实最想做的慈善是建立免费小学的,毕竟,要想富,先识字,中国人都知道的道理。可惜就算她现下有钱盖学校,也没办法请先生。

现代那希望小学,只要学校建立起来,不管是支教的还是国家有编制证件的,都有愿意去的。可这会儿,怕是教书先生不好请,请了你也不知道人家会不会用心教——毕竟良心和前途比起来,瑾玉觉得,可能有八成的人得选前途。

“现下既然是没有棉衣,那就弄几个亮堂屋子,先将受灾的孩子给统计一下,然后请他们做小手工。”瑾玉吩咐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靠本事赚钱也就没人能酸了吧唧的说三道四了。

“我那陪嫁里面不还有个庄子吗?那庄子给收拾出来。”瑾玉脑子飞快的转动着,考虑一些适合小孩子做的手工活儿。思来想去的,还真让她给想到了:“收集些鸭毛鹅毛什么的,让那些小孩子,将鸭毛鹅毛上的小绒毛给撕下来,要半点儿硬枝没有,然后给煮煮晒晒,来回三次。”

她有点儿羡慕现代姑娘们穿的那羽绒服,轻薄保暖,十分方便,她要是能做那么几件,那可真是美得冒泡了都。

赵嬷嬷有点儿想不明白:“弄这个有什么用?福晋您要是做慈善撒银子,倒不如直接给钱了呢。”在赵嬷嬷看来,这鸭毛鹅毛的,能有什么用?

“你不懂,我自有用处,你只管找人就是了,首先要找那些无父无母的,去不了慈济院的。再是找家里有孤寡的,反正就是挑条件最困难的,然后慢慢往下来,明白我的意思吗?”

瑾玉问道,赵嬷嬷忙点头,这要是都不明白,她这嬷嬷不要当了。

“也就雇佣半个月,你事先和他们说清楚,有这半个月的工钱,这一冬天基本上就不算太难过了。”要是手快,一个人一天能拽好几斤的鹅毛呢,一件衣服才要多少鹅毛?

“再者就是收购这些的,咱们这儿出钱,不拘多少都要。”瑾玉说道,她穿不了的衣服,可以卖出去嘛,女人天生爱美,她就不信大福晋太子妃还有三福晋们都不心动。

就算是不心动,那别人都有了,她们能没有吗?

现下想来,这生意应该是赚钱的。

赵嬷嬷忙应了,让她儿子亲自去办这事儿。雪灾这事儿,说严重也严重,压塌了房屋不算是最严重的,还有压死人的。说不严重吧,也比不上别的灾难给人带来的影响,不说别的,就说那水灾吧,一死一大片。

雪灾呢,百姓们自己看着这雪越来越大,就会自己想法子来拯救自己的屋子了。

所以,雪灾之后招人其实是不太难的。也没两天,赵嬷嬷就说庄子上已经有三十多个孩子了,一天能撕掉四五十斤的干净鹅毛了。

因为雪天没太阳,这些绒毛都是煮了之后烘干的。

后来雪停了才拿出来晾晒,然后按照瑾玉的吩咐,煮煮晒晒来回三次,务必是要保证到安全。但是现下这消毒技术吧,要真有什么细菌残留——反正这衣服是不能给小孩子用的。

至于做衣服的布料,这个就让瑾玉犯难了。现下的丝绸有密实的,但是再密实也比不过现代那种布料,换句话说,那就是十分容易钻绒,跑毛。

用个四五层吧,虽然杜绝了跑毛,但是太厚了增加份量,就和瑾玉之前要求的轻薄沾不上边儿了。

倒是可以用油纸,但是洗的次数多了,油纸碎到了衣服里面,这可就难办了。

瑾玉发愁了好几天,还是花月给她提醒了:“福晋可以找做伞面的那种布料啊,再者,做伞的老师傅们都是会处理这伞面的,咱们问问那处理方法,回头照着处理布料不也行吗?”

“花月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这主意出的好,既然如此,这事儿就交给你做了,你若是做的好,回头我就交给你个大差事。”瑾玉笑着拍花月的肩膀,伺候的人多的是,但是有本事有能力的,能创业的,可就不多见了。既然遇见一个,那肯定得好好用。

花月眨眨眼,有些不太明白,但听话这事儿她知道,转头就去忙这事儿了。

胤禛在外面忙的脚不沾地,就算是回府来,也多是歇在了书房,以至于他也完全不知道瑾玉在忙活什么。倒是听说瑾玉招收童工的事儿了,但只觉得瑾玉是在撒银子做善事。

于是等好不容易忙完回来准备看一眼大阿哥的时候,瞧着瑾玉翻出来一件儿衣服往他身上披,他就有些惊讶了:“这衣服怎么回事儿?做的古里古怪的,是棉衣?如何这上面一个方块儿一个方块儿的?”

“不是棉衣,你先穿着走动走动。”瑾玉笑眯眯的,胤禛已经发觉到不太对了:“确实不是棉衣,这么轻,但又挺厚实。”

瑾玉什么也不说,只笑眯眯的让胤禛穿着坐一个时辰。胤禛正好没事儿,也不推辞了,穿着这衣服陪着大阿哥玩儿,看他翻身去拿点心,看他扒着小碗儿要鸡蛋吃。然后,就忍不住擦额头了:“你这炭盆是不是放的太多了?我热的都要出汗了。”

“爷热是因为穿的衣服,你看我和大阿哥,还是和以往一样。”瑾玉笑着说道,伸手摸摸胤禛的额头:“现下你就穿着这衣服出去吧,看和穿棉衣有什么不一样的。”

暂时这衣服还是秘密呢,所以,还是要在外面套上外套。

瑾玉自己也留了两件,这衣服不好多洗,所以做的时候里外两层都是用了活套,换洗的时候直接摘下来这外面一层布就成了。

一件儿穿一年不成问题。一年之后……有钱人怎么能不换新衣服呢?

胤禛在外面跑了一天,回来之后十分吃惊:“暖和的很,一点儿都不透风的,又轻薄的很,不管什么动作,都很随意,没有拘束的感觉,这衣服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用什么做的?可好做?”

“爷不用着急,该准备的我都准备好了,这两件呢,是给汗阿玛的。这两件,是给德妃娘娘的。”瑾玉笑眯眯的说道,还有太后的两件,少了谁也不能少了这位老人家的,要不然,太后能不计较,康熙可就要不愿意了。

“长辈的是我孝敬的,其他人想要,就只能是花钱买了。”瑾玉笑得像是个小狐狸:“人人都知道我那庄子上的童工都是受灾之后的百姓,那他们辛辛苦苦做工,是不是该正常拿到工钱?”

所以,不掏钱不行。

胤禛愣了一下,伸手戳她额头:“你就不怕有人算过来这笔账,觉得你是在利用那些灾民?”

“我如何利用灾民了?往年受灾,这些灾民们过的什么日子?现下他们又是过的什么日子?”瑾玉说道,但凡有眼睛的就该知道她这事儿对百姓们只有好的没有坏处。

不过,到底是要防着小人,胤禛在朝堂上也并非是没有敌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