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43、第 143 章

也算是因祸得福,不过十三阿哥也高兴不起来,敏妃过世,他现下还没从其中走出来。

出了乾清宫,想了想,他就往公主所去了——一个妹妹出嫁了,还有一个妹妹现下在宫里呢。

到了公主所就发现里面冷冰冰的,现下虽然是春天了,可乍暖还冷,尤其是这屋子里,不见太阳,倒是比外面还要凉,按说这炭盆,该是照常供应才是。可这屋子里,别说是炭盆了,连个熏笼都不见。

十三都不用问,面色就变了变。

人走茶凉,敏妃就算是活着的时候不受宠,可只要人在,就能多少照应女儿几分,现下人不在了,十三阿哥又是男人不能京城入宫,内务府那边就开始偷偷弄鬼了。

“你们主管呢?”转头他就冲去了内务府,拍着桌子喊人。煤炭这边的总管是个白白胖胖的小老头,急匆匆的赶来,稍微一想十三阿哥来之前去了哪儿,就明白这人的来意了。

“十三阿哥别生气,您怎么有空来这儿?正巧了,我们这会儿正盘账呢。”小老头笑眯眯的给十三阿哥行礼:“等会儿得派人往公主所送煤炭,忙不过来,要不然,您且先等片刻,等奴才忙完了再说?”

这是提前一步将十三的嘴给堵上了。

十三冷笑:“行,你且忙着,我就在这儿等着。”

小老头眨眨眼,转头就吩咐将木炭给公主所送过去,虽说是比不上之前的份例,但至少这个月的是够用了。再坚持坚持,天气转暖,也就用不上了。

十三阿哥眼神犀利,一眼就看出那账本上的猫腻来。他虽然来的时候是气势汹汹,但其实并不鲁莽,心里记下几个可疑之处,就又从内务府离开了。

“现在针对太子,并不是合适的机会。”胤禛书房,听着十三将自己的发现说了一遍儿,胤禛就忍不住伸手捏了捏鼻梁:“上次赫舍里家的事儿,你还没看明白吗?汗阿玛现在,心里还是念着太子的。”

十三阿哥就忍不住皱眉:“那咱们就白等着?你也说了,汗阿玛心里是念着太子的,那长此以往,太子是不是就又能翻身了?再者,他是太子,他根本不用和我们争,反倒是我们,需得要将他给拉下来。”

他抿抿唇,神色中带了几分坚定:“若是内务府那边真是成了太子的钱袋子,那汗阿玛定会对太子失望的,失望一次两次不要紧,可若是次数多了,是不是就能废太子了?”

“你不要着急……”胤禛说道,十三阿哥摇摇头,打断胤禛的话:“四哥,这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否则,谁都不揭穿,那岂不是变相的为太子遮掩,让太子在汗阿玛心里,还是那个英明能干的太子吗?”

“我的意思是,你不要出头,等着将太子拉下马的人多了去了,这些证据,咱们送到想要的人手里不就成了吗?”胤禛耐心的说道:“大哥想要,三哥也想要,老八,就不想要吗?”

十三眼睛一亮,但片刻之后又摇头:“他们未必就没有发现,可现在也没暴露出来……”

胤禛是想让别人出头,可未必别人也不是这个想法。

“那就再等等,肯定有人会耐不住的。”胤禛说道,摆摆手:“你这段时间且安分些,该去绿营那边就去,最重要的是先将这边给笼络到手里,剩下的,慢慢来。”

十三有些着急:“可时间不等人……”

现下康熙已经老了,年前大病一场,身体还不知道怎么样了,若是忽然有一天就闭上眼睛了呢?那太子不就顺理成章的继位成了皇帝吗?

可到底是不敢违抗胤禛,就很是憋屈了:“我今儿要在四哥这里住下。”

“行,你哪怕是住一年都没事儿。”胤禛点头,但顿了顿:“但是你府里,还该是有个嫡子才好。”

“实在是……”十三阿哥张口就要辩驳,实在是那嫡福晋他不太喜欢,相貌不是他喜欢的,性子不是他喜欢的,家世也不怎么好。相比之下,侧福晋可就太好了,知道讨他欢心,按照他喜好打扮——若不是有四哥四嫂这榜样在,指不定现下侧福晋都生了孩子了。

可瞧着四哥府上一个侧福晋也没有,十三在这方面就很注意了几分——怎么也得先有了嫡子,再说侧福晋生孩子这事儿。

兄弟俩在书房喝了点儿酒,然后促膝而谈。

谈的什么,瑾玉也不知道,她只知道,朝廷今年开春公布了许多农耕方面的东西,一个是嫁接,朝廷专门印了小册子发到县衙,谁家想要种果树,就可以自去领一个小册子,自行学习这嫁接的技术。

另一个就是红薯和玉米的栽种,这两样都是秋季作物,但怎么也得提前半年宣传才行,也好让大家仔细想想要不要栽种——对于新种子,朝廷是有优惠政策的,比如说,前三年不收赋税。

但百姓嘛,民以食为天,粮食最重要,谁知道新种子能不能丰收呢?万一种一年下来,颗粒无收了怎么办?一家子可都指望着几亩地过活呢。

所以心里担忧,自然也不会贪图这点儿优惠了。

反正不是灾荒年,所以朝廷也不会着急,就慢慢推广呗,他们自己种植了,自己知道好了,日后不用催促也会想着新种子的好了。

再有就是小麦的事儿,胤禛今年算是第三次实验,六月份若是能丰收,就说明小麦增产的法子是绝对有效的。所以现下,庄子上的事情也是十分重要,胤禛几乎是五六天去一次,就想看看那小麦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这样忙忙碌碌的,谁也没注意到,太子的脾性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越发的暴躁了。

最后这事儿是怎么引起注意了呢?是因为太子在太和殿门前,直接抽打了一个朝廷官员,只因为那官员上折子参奏了太子生活奢侈,索用无度。

等散朝,太子就一鞭子抽过去了。

闹得挺大,康熙作为皇帝,当着朝臣的面儿,狠狠的将太子给责骂了一通,说他德性不堪,没有半分储君风度。

火上浇油的是,没过几天,大阿哥让人上了折子,参奏太子藏匿逃犯——索额图的孙子,在索额图倒台之后,朝廷这边的判决是流放,可人不光没出京城,还大摇大摆的住在太子的别院里。

对,就是别院,太子为这人,在城里买了院子。当然,很隐蔽,太子自己也没怎么出宫去过,也不知道大阿哥是怎么查到的。

反正,人证物证俱在。

康熙再次斥责太子,说他无视法律,肆意妄为,不堪为储君。